| 连日新晴惬病怀,跧藏一室绝纤埃。 出来未得寒犹在,穷不奈何春又回。 酒盏惭疎朋旧少,纸帘不为俗人开。 日长自有閒工课,汲水铜瓶浸古梅。 |
| 处端通正。 道号长真真上认。 自在逍遥。 碎岩前汲水瓢。 处玄通妙。 道号长生真了了。 慎勿先归。 且伴长春丘处机。 |
| 檐溜声中送旧年,团圞笑语不成眠。 忽惊雷吼三更后,始司春回半月前。 桃板欲题诗未稳,灯花频结兆开先。 明朝贺客无祗待,汲水煎茶当酒传。 |
| 幽居閟古寺,隙地滋春绿。 汲水延晚花,推窗数新竹。 嘉蔬喜晨餐,小雨昨夜足。 傥使多暇时,终甘食无肉。 |
|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余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
| 山深不见寺,藤阴锁修竹。 忽闻疏钟声,白云满空谷。 老僧汲水归,松露堕衣绿。 钟残寺门掩,山鸟自争宿。 |
| 双飞胡蝶翻金粉,风里流莺栖未稳。 银瓶汲水漾涟漪,下阶自拣珊瑚枝。 虽然得入华堂里,未必春光愿如此。 树头花落还结子,瓶内明朝抱香死。 |
| 地瘠久荒芜,驱童且荷锄。 诛茅仍遣瘴,汲水旋栽蔬。 瓟酱调应晚,莼羹兴渐疏。 秋高宜日涉,不必问丹书。 |
| 信步出江{左舟右龙},庭松立两龙。 晨僧自汲水,高阁忽鸣钟。 净饭多山蜜,新羹供野葑。 传闻初祖锡,犹挂最西峰。 |
|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 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 烹茶汲取瓯雪,一味清霜齿班颊寒。 |
| 汲水佳人立晓风,青丝放尽辘轳空。 银瓶触破红妆面,零落桃花满井红。 |
|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山茶。 |
| 井上梧桐树,花黄落点衣。 夜深花里鸟,相并不相离。 美人朝汲水,惊起却双飞。 |
| 应说兵来且莫降,急寻宫井共深藏。 侧身待作凌波步,仰首还成半面妆。 已分葬埋依古甃,可怜牵挽出银床。 至今汲水人皆说,犹带烟脂旧日香。 |
| 晴窗汲水养菖蒲,谁识前身是佛图。 竟日不知园外事,耳明钟鼓唤斋盂。 |
| 山人本合居岩岭。 聊问支郎分半境。 残年藜杖与纶巾,八尺庭中时弄影。 呼儿汲水添茶鼎。 甘胜吴山山下井。 一瓯清露一炉云,偏觉平生今日永。 |
| 步入山回处,茅檐隐士家。 远峰奔渴骥,曲径袅修蛇。 纯翠千茎竹,交红一架花。 客来费清供,汲水自煎茶。 |
| 金闺予告免趋朝,石枕孤眠病未消。 丝布小帷蝇不障,竹枝团扇暑仍摇。 匏壶汲水添森爽,土盎栽花伴寂寥。 革故题诗寄张敞,木瓜应拟博琼瑶。 |
|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汲水尚怜春井渠,藏丹犹发夜坛光。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搘筇杖少徜徉。 |
| 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贤古道边。 健笔南轩三大字,高风相国一泓泉。 征途著句虽无暇,诗版留名自可传。 寺主相邀观石刻,呼童汲水取茶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