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玄》阁上扬夫子,每说江南宋玉才。 凤阙书来船北上,蛮谿花发马南回。 青衫无泪沾歌袖,白发多情照酒杯。 处士一星云雾里,客楼东望几徘徊。 |
| 湘江春日静辉辉,兰雪初消翡翠飞。 拂石似鸣苍玉佩,御风还着六铢衣。 夜寒燕姞空多梦,岁晚王孙尚不归。 千载画图劳点缀,所思何处寄芳菲。 |
| 新溪胜友无多在,旧雨故人今复来。 险步莫经龙伯国,虚名已付蚁王台。 小园芳树迷青草,空屋残花落紫苔。 安道诗成情更苦,未容兴尽泛舟回。 |
| 情何浓,目何瞭。 形骸龙钟鬓丝皓,机关不破终于夭。 有心曾悟几浮云,有耳曾闻几啼鸟? 檐树不风枝自鸣,落花半与春阶平。 一天晴日已如是,况此夜来风雨声。 霜前柳条春后莺,好花落尽弹空筝。 |
| 凉秋飞盖过长干,宝塔登临霄汉端。 天近彩云连紫极,日高红雾拥雕栏。 龟蒙气接三山远,淮泗光分二水寒。 清兴未阑闻鼓吹,香风城阙谩回銮。 |
| 花外床琴坐不休,满怀风露思迟留。 凄凉蟋蟀声中月,断送梧桐叶上秋。 幽梦每随草春入,尺书还寄暮鸿愁。 思君桂子新凉夜,正在天香第几楼? |
| 迎风独倚最高台,漠漠平沙孤屿开。 短塔正如看水立,危峰争欲渡江来。 于时白浪千帆下,何处青天一鹤哀。 兴剧不知归路晚,淡烟斜日满蒿莱。 |
| 钱塘父老眼看天,国破尤能话昔年。 江草忽嘶关北马,风帆不返海南船。 空林落木无人扫,废苑余花只自妍。 此日西湖回白首,功名若个在凌烟。 |
| 江水萧萧江岸风,泊舟不归何处翁? 鼋鼍出没浪如此,尔尚醉游春梦中。 空山云深白日静,松声如涛屋如艇。 归来归宋毋久留,不归恐君将覆舟。 |
| 昔年曾过小林居,门下萧萧古木疏。 床雨独看先世笏,帐烟还读外家书。 杏花红褪春犹在,菜甲青稀晓自锄。 回首长洲多茂草,几时清啸落樵渔。 |
| 曾识匡山远法师,低松片石对前墀。 为寻名画来过院,因访闲人得看棋。 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 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洲理钓丝。 |
| 瞿塘险为三峡门,两岸束急洪涛奔。 十丈江船万斛力,一篙失势原无根。 前船才过后船出,蜀商来往无虚日。 君不见人间行路难,咫尺风波永相失。 |
| 大荒南去渺烟沙,万里曾乘奉使槎。 得句多留支遁室,藏书未减邺侯家。 风清晓殿陈三策,日静秋庭判五花。 惆怅西斋凉月夜,山柈谁共荐槐芽。 |
| 不因览胜入松门,猿鸟何曾识使君。 黄叶路从流水上,青萝床与白云分。 逢僧且说新裁句,见寺先寻旧刻文。 冰雪寒岩春到后,树如膏沐草如薰。 |
| 垤鹳何翩翩,颇与鹤同类。 秦人罗致之,怜爱无不至。 固无警露姿,实有乘轩贵。 羽毛已鲜泽,习性亦骄恣。 秦人既鹤呼,鹳亦鹤自谓。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谒帝。 长鸣玉陛前,帝怪鹳音异。 敕令击杀之,下充膳夫馈。 浮丘报秦人,秦人方自愧。 为诫畜禽家,畜禽辩真伪。 |
| 倚棹寒江照白头,看山不尽且迟留。 无人为写琵琶恨,自拨鹍弦过小洲。 |
| 别却铜山三十年,因师长忆旧风烟。 今朝忽送东归客,正是秋江落木前。 |
| 短篱依旧逐溪开,小竹从新绕塔栽。 燕子归来春已去,藤花落尽水萦回。 |
| 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 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 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 平生倾想今朝到,愿结茅茨在寺西。 |
| 胜刹住吴淞,名缁亦景从。 怪来成罢讲,偶地得相逢。 白发多时镜,青山几处钟。 如今不用别,老去托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