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暗时时雨,门开处处山。 心苏解衣後,愁破立谈间。 枕簟长相待,功名久不关。 论文非小陆,愧色满颜间。 |
| 厚重如山,宽大如海。 丹青有神,莫拟其踪。 僧繇笔妙,虽状共迹。 如上国这春归,香风四吹。 如银蟾之出水,万象敛影。 显三教融通,大法之宗主者也。 |
| 游客重相欢。 连镳出上兰。 值泉倾盖饮。 逢花驻马看。 平湖泛玉舳。 高堰歇金鞍。 半道闻荷气。 中流觉水寒。 |
| 秋光丽晚天。 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鸟。 高荷没钓船。 碎珠萦断菊。 残丝绕折莲。 落花催斗酒。 栖乌送一弦。 |
| 龙泉今日掩。 石洞实时封。 玉匣摧谈柄。 悬河落辩锋。 香炉犹是柏。 麈尾更成松。 郭门未十里。 山回已数重。 尚闻香阁梵。 犹听竹林钟。 送客风尘拥。 寒郊霜露浓。 性灵如不灭。 神理定何从。 |
| 一笑相逢,悠然意消。 植藩篱兮肝胆楚越,外形骸兮鹏鷃逍遥。 凉襟洒洒兮何须鹤驭之风,别袖翩翩兮不见虎溪之桥。 此东林六事之一兮,犹可想见其丰标。 古不可挽,今不可招。 火生莲花,雪长芭蕉。 |
| 道家奠灵简,自昔仰神仙。 真子今将命,苍生福可传。 江山寻故国,城郭信依然。 二室遥相望,云回洞里天。 |
| 气和色庄,襟度洋洋。 雪残春嶂,月午秋江。 峙凌虚金碧兮增飞来小朵之奇观,发昔人幽潜兮来典午咸和之遗芳。 或见或闻,意消心降。 若夫奉己淡薄,接物慈祥。 不泥文字,不堕平常。 此所以为北峰之克家,而於自受用昧中,合乎性具之宗纲。 |
|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
| 羽人归丹丘,轻房冒苍顶。 云飞北斗坛,瀑洗洪崖井。 三更火交坎,八十雪垂领。 深香熨玉斧,淑气回丹鼎。 彼空此亦无,物动我自静。 灼知乔松辈,元涉义老境。 一来受清涤,内悟开微儆。 请添无为香,上有萧台景。 |
| 峄阳桐杵鸣,莲岳石砧平。 待谁相应节,要自不胜情。 吹衣风稍急,吊影月微明。 会有不眠客,听此断肠声。 |
| 墟里人家烟雾深,背冈茅屋自阴阴。 不愁逸竹妨嘉谷,自爱繁枝集众禽。 田父耰锄时得借,渔人舟楫莫相寻。 旧开鸡犬桃源里,仿佛溪边花树林。 ¤ |
| 行法急。 留心行法奔波客。 奔波客。 外行救治,内忘通隔。 木金三间当搜测。 居於物外能趋溺。 能趋溺。 气和神畅,子安母息。 |
| 陆亘南泉语未差,任移片石补庭花。 长教大士舒千臂,谁与如来共一家? 岩树苍凝霜后干,茶瓯绿泛雨前芽。 却怜坏殿灯檠鼠,孤负池塘月夜蛙。 |
|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 |
|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
| 近腊辞精舍,并州谒尚公。 路长山忽尽,塞广雪无穷。 讲席开晴垒,禅衣涉远风。 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
| 金石丝竹难以类乎声,碧云清风难以同其调。 玉光幽洁,花信融通。 妙在月无外,岂堕空假中。 张生伏笔,何处形容。 此是适庵老子之常淮,肯与能诗画者同。 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 |
| 天都九经纬,人物如纺绩。 岂无僊圣游,但未见哀识。 蹇师蜀方士,鬼物充服役。 朅来长安城,摩挲金铜狄。 大蛇死已论,葛陂囚且释。 是事何足云,聊尔恤艰厄。 方从马明生,西去链金液。 丹成得度世,造化为莫逆。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牵迫。 投劾去未能,见师三叹息。 |
| 山侗入道,远离巢窝。 专心一志如何。 决要烟消火灭,保养冲和。 谁知因而借宿,稍相违、便起风波。 伤功行,起无明怪劣,诗曲嘲他。 蓦想从前自咒,将身比驴牛,象马驼骡。 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 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 琢磨过,免教真性,再见阎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