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才乘酒到山阴,日日成篇字字金。 镜水周回千万顷,波澜倒泻入君心。 |
| 江皋正月雨,平陆亦波澜。 半是峨嵋雪,重为泽国寒。 农田淹浸尽,客棹往来难。 愁杀骚人路,沧浪正渺漫。 |
|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 飞鸣北雁塞云暮,摇落西风关树寒。 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裴徊偏起旧枝恋,半夜独吟孤烛残。 |
| 秋风吹别袂,客思在长安。 若得临觞醉,何须减瑟弹。 秉心凌竹柏,仗信越波澜。 春会文昌府,思君每北看。 |
|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 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 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
|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
|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
| 绝伫灵素,少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
| 寂寂曙风生,迟迟散野轻。 露华摇有滴,林叶袅无声。 暗剪丛芳发,空传谷鸟鸣。 悠扬韶景静,澹荡霁烟横。 远水波澜息,荒郊草树荣。 吾君垂至化,万类共澄清。 |
|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
| 由来至宝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 仰望孤峰知耸峻,前临积水见波澜。 冰丝织络经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难。 不是散斋兼拭目,寻常未便借人看。 |
|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 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 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
| 丹心何所喻,唯水并清虚。 莫测千寻底,难知一勺初。 内明非有物,上善本无鱼。 澹泊随高下,波澜逐卷舒。 养蒙方浩浩,出险每徐徐。 若灌情田里,常流尽不如。 |
| 何处力堪殚,人心险万端。 藏山难测度,暗水自波澜。 对面如千里,回肠似七盘。 已经吴坂困,欲向雁门难。 南北诚须泣,高深不可干。 无因善行止,车辙得平安。 |
|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
| 幽亭春尽共为欢,印绶居身是大官。 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谿磻。 诗联六韵犹应易,酒饮三杯未觉难。 每况襟怀同宴会,共将心事比波澜。 风吹野柳垂罗带,日照庭花落绮纨。 此席不烦铺锦帐,斯筵堪作画图看。 |
| 秋露白如玉。 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 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 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 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 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 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 夜夜当秉烛。 |
|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 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 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 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 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 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
|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
| 嘹唳遗踪去,澄明物掩难。 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汲引随瓶满,分流逐处安。 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 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 冷吞双树影,甘润百毛端。 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 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