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色朝来已十分,远山清瘦露云根。 芙蕖昨夜惊风雨,叶叶流香有泪痕。 |
| 浴泉秦虢流丹粉,临渚娥英冷佩衣。 |
| 品雅风流,端端正正,堪人怜惜。 因甚新来,眉儿不展,愁情如织。 倡条冶叶无情,犹为他、千思万忆。 据恁当初,真心实意,如何亏得。 |
| 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无复汉文章。 纳官赎罪人何在? 壮士悲歌泪万行。 |
| 流光电急。 又过书云日。 旧是天津花下客。 老对山青水碧。 而今转惜年华。 迟阳为缓西斜。 试问东君音信,晓寒犹压梅花。 |
| 洛浦神仙流品,姑山冰雪肌肤。 谁家池馆雨晴初。 肠断风标白鹭。 国艳枉教无语,玉颜不待施朱。 采菱人散夜蟾孤。 冷落西溪风露。 |
| 乌鹊桥边河汉流。 洗车微雨湿清秋。 相逢不似长相忆,一度相逢一度愁。 云却静,月垂钩。 金针穿得喜回头。 只应人倚阑干处,便似天孙梳洗楼。 |
| 大江流处是庐峰。 苍玉照晴空。 何事浅鬟浓黛,却成烟雨溟濛。 如今纵有,云涛万顷,翠巘千重。 传语云间五老,一尊须要君同。 |
| 片花飞后水东流。 无计挽春留。 香小谁栽杜若,梦回依旧扬州。 破瓜年在,娇花艳冶,舞柳纤柔。 莫道刘郎霜鬓,才情未放春休。 |
|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
|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
| 竹树阴阴流涧水,黄鹂飞去飞还。 蓬门篱落小桥湾。 更无尘迹到,我自爱其间。 雨又随风催薄暮,轻雷时动云斑。 归来凉意一窗间。 病余真倦矣,睡熟簟纹宽。 |
| 全吴嘉会古风流。 渭南往岁忆来游。 西子方来、越相功成去,千里沧江一叶舟。 至今无限盈盈者,尽来拾翠芳洲。 最是簇簇寒村,遥认南朝路、晚烟收。 三两人家古渡头。 |
| 十年一别流光速,白首相逢。 莫话衰翁。 但斗尊前语笑同。 劝君满酌君须醉,尽日从容。 画鷁牵风。 即去朝天沃舜聪。 |
| 淮月秋偏静,含虚夜转明。 桂花窥镜发,蟾影映波生。 澹滟轮初上,裴回魄正盈。 遥塘分草树,近浦写山城。 桐柏流光逐,蠙珠濯景清。 孤舟方利涉,更喜照前程。 |
| 共喜新凉大火流。 一声水调听歌头。 况有修蛾兼粉领。 佳景。 谢公无不碍沧洲。 平昔短檠真大漫。 气岸。 老来都向酒杯收。 云水光中修禊事。 犹记。 转头不觉已三秋。 |
| 平芜几载翳云烟,一日重开便豁然。 须信耕桑皆帝力,谩将翔泳祝尧年。 金堤新插千株柳,玉井仍看十丈莲。 县令欲同民快乐,西风来看绕湖田。 |
| 千叠云山万里流。 坐中碧落与鳌头。 真意见嬉吾已领。 烟景。 不辞捧诏久汀洲。 老去一官真是漫。 溪岸。 独余此兴未能收。 留与吴儿传胜事。 长记。 赤阑桥上揽清秋。 |
| 微江春水绿於蓝,两岸花开雪满岩。 纵棹中流望山顶,晴云如絮乱毵毵。 |
| 閒居淡无事,临流忽有得。 平生诗外心,滩上一鸥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