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洲西畔绿杨阴,一别春光直到今。 老境不生贫富梦,浮云应识去来心。 神明官府颂声满,风月弟兄诗味深。 归办山中红饭,古来流水一张琴。 |
| 云淡秋空。 一江流水,烟雨濛濛。 岸转溪回,野平山远,几点征鸿。 行人独倚孤篷。 算此景、如图画中。 莫问功名,且寻诗酒,一棹西风。 |
| 长条依旧。 不似章台柳。 见客入来和笑走。 腻脸羞红欲透。 桃花流水茫茫。 归来愁杀刘郎。 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
| 波澄青海无传箭,我公献纳纡皇眷。 修严武备选车从,天下虽安不忘战。 车如流水马如龙,甲耀日兮旌蔽空。 搀枪荧惑不敢动,独任朔方无限功。 天威震叠军声壮,会见龙庭焚老上。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公重勒千丈碑。 |
| 抖擞京尘只素衣,脱衔困马喜逶迤。 云根来拟启金室,天柱高攀得玉芝。 龙跃清泉知客定,丹藏绀箬与谁期。 晴霞阔引栖真洞,不管落花流水知。 |
|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
| 公休时得岸轻纱,门外谁知吏隐家。 斗鸭整群翻荇叶,乳乌无数堕松花。 携琴秀野弹流水,设席芳州咏落霞。 向晚双亲共诸子,相将来此乐无涯。 |
| 早岁希夷合道真,八年静默已全神。 收还赤子无为境,留得丹霄自在身。 独与老庄谈妙理,不分儒释是殊伦。 有时醉露真消息,流水桃花不误人。 |
| 花落秦川流水香,雨清荷玉妙珠藏。 只么堂堂消息子,见来一点不相当。 静夜钟声楼上冷,残春岑色付红阳。 好是满堂孤峻处,不知人世见金章。 |
| 城头吹角乱昏鸦,坐敞空楼感岁华。 遥电不知何处雨,狂风还送一年花。 洛桥禊席随流水,箕岭仙巢倚暮霞。 出处半生虽未决,归心常傍故侯瓜。 |
| 龙驰虎骤道何存,肯转灵丹奉至尊。 令下家山方下准,瓢中日月掌中分。 昔年握手登金殿,今日擎拳出禁门。 我欲送君迷旧隐,桃源流水杏花村。 |
| 苍树寒烟两渺茫,后来谁此吊兴亡。 晋朝风物今流水,萧寺钟声几夕阳。 话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 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
| 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 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 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论心。 无因执绋西山路,空对东风泪满襟。 |
| 陇云沈,新月小。 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试著罗裳寒尚峭。 帘卷青楼,占得东风早。 翠屏深,香篆袅。 流水落花,不管刘郎到。 三叠阳关声渐杳。 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
| 不可得一,不可得异,我如是也彼如是。 两茎眉现燄光身,百草头扬祖师意。 归云谁使就青山,落华自得随流水。 |
| 一为散吏寄郊坰,三见南山木叶零。 病著不能朝帝所,老来只合奉祠庭。 绣衣玉节官仍作,流水桃花路再经。 洞口故人应问我,淹留何处发星星。 |
| 宿雨初收见夕阳,纵横流水入陂塘。 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 绿树村边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 不因萧散遗尘事,那觉人间白日长。 |
| 仙去仙人往结庐,我来自喜驻云车。 秋阳今日七月九,花蕊长春千载余。 一派松前流水出,数行沈约戏题书。 围棋注酒餐莲实,聊复有无谈太初。 |
| 西湖南北旧游空。 谁料一尊同。 回首四年间事,浑如飞絮濛濛。 林花谢了,明年春到,依旧芳容。 惟有朱颜绿鬓,暗随流水常东。 |
| 十年前事付流水,清梦悠悠何处寻。 老去谁怜三献玉,生来不受四知金。 穷途赖有陈雷友,大雅应殊郑卫音。 俗子纷纷败人意,何时握手再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