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马骨堪惊,无人眼暂明。 力穷吴坂峻,嘶苦朔风生。 逐逐怀良御,萧萧顾乐鸣。 瑶池期弄影,天路拟飞声。 皎月谁知种,浮云莫问程。 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 |
| 江边秋日逢任子,大理索诗吾欲忘。 为问山资何次第,只余丹诀转凄凉,黄金范蠡曾辞禄,白首虞翻未信方。 千古浮云共归思,晓风城郭水花香。 |
|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
| 龙欲升天须浮云。 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 不辩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 道远河无津。 |
|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策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薙。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
| 登黄楼,望黄州,黄州望不见,楼下水东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伤心泽畔客,憔悴楚兰秋。 |
|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 |
| 飞盖西园夜,抽毫失谢君。 徘徊下修竹,暗澹入浮云。 素彩漫仍见,微芒细可分。 徒知此纫扇,离毕未前闻。 |
| 不见喻工部,经今两暮春。 遥知磬湖上,不减浣花滨。 佳句能名世,浮云岂绊身。 为贪烟雨胜,聊复驾朱轮。 |
| 平塘玉立。 薄罗飞起层层碧。 人心不似花心密。 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 袜尘不动何曾湿。 芙蓉桥上曾相识。 舻声摇去江声急。 西北高楼,回首浮云隔。 |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
| 登临长忆凤凰台,六代兴衰入老怀。 山色只知今日好,水声如诉旧时哀。 天低白日浮云合,地胜黄金与土埋。 王谢诸公吟不尽,风光留待后人来。 |
| 入幕未展才,辛苦在道路。 回首一茫茫,风悲浮云去。 |
|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 大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
| 子聪江山禀,弱岁擅奇誉。 盱衡恣文辩,落笔妙言语。 胡为冉冉趋,三十滞公府。 美璞思善价,浮云有夷路。 大雅恶速成,俟命宜希古。 |
| 白日不照物,浮云在寥廓。 风涛吹黄昏,屋瓦更纷泊。 行观蔡河上,负土私力弱。 隋堤散万家,乱若春蚕箔。 仍闻决数道,且用宽城郭。 妇子夜号呼,西南漫为壑。 |
| 石屏自倚浮云外,石路久无人迹行。 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
| 世态悠悠合与分,人生总是一浮云。 瘦凄恻来东野,妙墨淋漓恍右军。 棠峤别时如梦寐,竹林何日共朝曛。 吾今耄矣虽多感,风月相期未厌闻。 |
| 买屋相依老翰林,满腔新意见新吟。 浮云仕宦四方志,明月家山千里心。 邻谊可曾分楚越,诗盟那有远何阴。 老夫亦忝桐乡籍,贺厦行须曳足音。 |
| 竹洲西畔绿杨阴,一别春光直到今。 老境不生贫富梦,浮云应识去来心。 神明官府颂声满,风月弟兄诗味深。 归办山中红饭,古来流水一张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