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留孤巘岌青冥,约束淮流入汴京。 往事不堪回首望,倚栏斜日看潮生。 |
| 漠漠西淮云散,滔滔东海潮归。 鸥鸟飞来石壁,柳花扑上人衣。 |
|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 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 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
| ...素尸,坐縻公粟遨以嬉。 只今方当多事时,正要名士同驱驰。 森森百万虎与貔,荷戈分驻淮东西。 两淮千里双使麾,幕中僚吏皆擢犀。 惟公婉画明蓍龟,辩如悬河不可堤。 胸中武库深难窥,决策固有堂上奇。 朔风吹空黄草齐,正恐秋高胡马肥 |
| 仆仆淮头路,一年西复东。 春风前赤壁,冬日下青峰。 括揭叫天曙,蒹葭行梦中。 君无矜矍铄,我政愧龙钟。 |
| 如今何处是横塘,在府城南淮两旁。 魏蜀两都皆不似,蓬莱三岛足相方。 乌衣巷口排金屋,朱雀桥边立粉墙。 有底繁华难说似,何妨把作画图张。 |
| 试子玉簪笔,他工总不如。 毫长宜贮墨,管净可抄书。 汝自夸淮兔,吾犹註鲁鱼。 鬓毛斑白尽,心折正缘渠。 |
| 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祗往时。 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 |
| 渡头风起柳摇丝,丁卯桥边屋已稀。 河草青青淮马健,江花冉冉海鸥肥。 一樽酒对三人饮,八字帆分两岸飞。 天末有人难问讯,仲连东去不须归。 |
| 平冈横亘北城头,一上青冥目数州。 吴岫南从京口出,蜀江东赴海门流。 香销后土花如梦,烟锁雷塘草亦愁。 惟有依然淮泗水,年年吹浪到瓜洲。 |
| 抚古论今百感生,兴亡异世实同情。 鬼神能告广陵散,才智无如大厦倾。 天御日躔归故国,江潮淮浦谩新城。 论都不及百世事,谁为君王致太平。 |
| 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 |
|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
| 寒淮千里群冰下,古岸枯槎黄苇枝。 忆得天津桥下见,五门春动雪消时。 |
| 浮名渺吴会,耿耿千里淮。 朔风吹高鸿,安得与人偕。 |
| 作业定相似,怀君徒忱伤。 解包真有处,展钵且随方。 月出淮天白,梅繁水国香。 垂垂老工部,独少赞公房。 |
| 山海淮壖利,吾徒职骏奔。 长官惟我在,同事只公存。 句法深深见,心宗细细论。 清风今已矣,微月耿黄昏。 |
| 归淮方向浙,度尽一年寒。 想见添诗卷,传闻摄酒官。 雨多江溆暗,米贱客愁宽。 旧友参台幕,应留看牡丹。 |
| 桥压神龙三四秋,良材应是鬼神搜。 猿猱争饮涧中水,草木不知天下秋。 隐士闲行随白鹿,道人长往驾青牛。 灵源自与天河接,谁信江淮是末流。 |
| 鱼稻有如淮右,溪山宛类江南。 自是迁臣多病,非干此地烟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