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市人烟归落日,渔家风景占高秋。 |
| 山上盘旋九曲亭,春江满目与天平。 青蘋白鹭渔家屋,几幅轻绡画得成。 |
| 野花无主为谁芳,酒熟渔家擘蟹黄。 遇酒逢花须一笑,故留秋意作重阳。 |
| 古柳溪头枕断槎,横篙挂网几渔家。 得鱼去换红蒸米,呼子来挑荠菜花。 |
| 偏中正,水云深锁渔家境。 一派长江极目清,日照筠午那露影。 |
| 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 鱼惊动苹叶,燕喜掠杨花。 云过山腰黑,风驱雨脚斜。 烟波遥尽处,仿佛见渔家。 |
|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余里。 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
| 落雁沙边艇子斜,分明清梦上三巴。 眼明一点炊烟起,不是渔家即酒家。 |
| 父子团栾到死时,渔家可乐更何疑。 高文大策人皆有,且听烟波十绝诗。 |
| 宦途日日与心违,人事纷纷任是非。 却为游山置行李,渔家船舫道家衣。 |
| 鸡唱催人起,又生前去愁。 路明残月在,山露宿云收。 村店烟火动,渔家灯烛幽。 趋名与趋利,行役几时休。 |
| 江头杨柳麹尘姿,斜压渔家短短篱。 日暖游丝飞絮落,和风得路合偏吹。 |
| 一簇渔家古渡头,生涯只在几扁舟。 归来晒纲斜阳外,欸乃数声烟树秋。 |
| 三召三逐去之,老眼已不识路。 偶然得个渔家,此是桃溪西渡。 |
|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 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
| 扁舟去稳似乘槎,瞥眼轻鸥掠浪花。 绝爱陶公山尽处,淡烟斜日几渔家。 |
| 莫惜清尊长在手。 圣朝化洽民康阜。 说与渔家知得否。 齐稽首。 太平天子无疆寿。 |
| 日落潮生水气昏,回头天际月如痕。 数声寥落渔家笛,吹入蒹葭何处村。 |
| 苕水无声镜面光,渔家孤艇泊中央。 十幅生绡谁画得,一轮斜月一篷霜。 |
| 长流当下流,铁翁此为州。 前代多名迹,闲人欲遍游。 夕阳波上寺,明月戍边楼。 一曲渔家笛,生予无限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