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学源流远,南来岁月迁。 群心知未昧,诸老屹相连。 百岁同归尽,斯文要有传。 宵长残月堕,遗恨渺山川。 |
|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 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 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 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
| 磊落多奇节,源流自父师。 力扶举幡士,显拒卖珠儿。 无复金瓯覆,空令玉钺悲。 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 |
| 谁谓山城僻,而居尉秩皋。 地偏声易著,才钜职优为。 学召源流远,仁随大小施。 云龛当日事,即此以为基。 |
| 关洛源流远,乾淳辈行尊。 一檠常对卷,贰簋亦开樽。 缟素几空巷,玄纁不及门。 异时遗逸传,谁定访丘园。 |
| 湖学源流盛,乡评闻望推。 班才列留邸,材岂止分麾。 正拟梅边喜,俄成薤上悲。 人言公不死,兰砌典刑垂。 |
| 欧尹追还六籍醇,先生诗律擅雄浑。 导河积石源流正,维岳崧高气象尊。 玉磬漻漻非俗好,霜松郁郁有春温。 向来不道无讥评,敢保诸人未及门。 |
| 诗伯于今第一流,清篇传诵到鳌头。 共推句法源流远,伯仲夔州只楚州。 |
| 汩罗漫陨离骚经,伊洛源流今更清。 自别三年无信息,忽惊一日有铭旌。 乾坤未放虚空坏,蛮触犹须事业成。 桂树团圆半丘土,春风还许为君荣。 |
| 隶法如公有典刑,拙中藏巧混天成。 因观体制超前辈,旋辟轩窗乞扁名。 气象晋人遒且劲,源流汉刻古而清。 得来喜对儿曹语,一字千金胜满籯。 |
| 乡来识面苦无因,今日升堂叙所亲。 岂爱潇湘为隐地,故嗟伊洛涴风尘。 周程授受源流远,广受声名物望均。 诏旨已闻班郡绂,徵书看即动蒲轮。 |
| 施先生学有源流,家自长安徒益州。 畴昔建牙当一面,只今失国托诸侯。 身侨岳麓无生计,目断岷峨起暮愁。 闻道汉廷须黼黻,蜀珍那得此淹留。 |
| 家宁源流今吏师,宽严殊剂亦殊施。 豪宗咸服薤一本,野老齐歌麦两岐。 最课休声无地看,芳名姱节有天知。 请将郡志从头数,高直蓬山更有谁。 |
| 典午源流远,安乡世胄隆。 廉平儒者政,朴素古人风。 五福身兼备,三尊德最崇。 善人无复见,忍看一旌红。 |
| 仙翁真气与神游,宰树参天也不樛。 怅念青春家塾日,共闻规训有源流。 |
| 尝论平陵系,吾宗代有人。 源流知所自,道义更相亲。 痛惜才高世,齎咨涕满巾。 又知馀庆远,二子志经纶。 |
| 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 未了平若檄,还催向阙舟。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
| 知君家世擅儒风,不与江湖术士同。 季主市占排贾谊,平肆卜服扬雄。 言谈简淡非长古,揖让雍鞠躬。 甲子支干五星说,源流本出六经中。 |
| 人皆忘姓字,谁独访源流。 病骥宜怀枥,迁莺故入幽。 十年惭主簿,万户薄荆州。 此事吾何敢,相将负一筹。 |
| 道义流闻意已倾,岂知晚岁托齐盟。 六经日月未尝蚀,千载源流终自明。 汝水家家书有种,吾宗世世士知名。 读君长句还增气,俗耳那闻韶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