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山上元令节,笙歌且靠一壁。 雪晴山色挼蓝,冻解溪流濑石。 满眼看不尽,满耳听不彻。 诸人若向这里知归,不须更授然灯记别。 |
| 照溪流清浅,正万梅都开,峭寒天气。 才过了元宵,渐昼长禁宇,迤逦佳时。 断肠枝上雪,残英已、片影初飞。 苒苒随风,送春到、便烂漫香迟。 凝睇。 迎芳菲至。 觉欣欣桃李,嫩色依微。 应是有新酸,向嫩梢定须,一点藏枝。 乍晴还又冷,从尊前、自落轻细。 寄语高楼,夜笛声、且缓吹。 |
| 乱石泻溪流,跳波溅如雪。 往来川上人,朝暮愁滩阔。 更待浮云散,孤舟弄明月。 |
| 山势主宾立,溪流泾渭分。 景幽诗易得,兴逸酒难醺。 有累营家燕,无心出岫云。 若言朝市事,毫发不曾闻。 |
| 方壶老人年九十,醉把金壶倾墨汁。 染得蓬莱左股青,烟雾空蒙树犹湿。 危桥过客徐徐行,白石下见溪流清。 仙家楼馆在何处,云中仿佛闻鸡声。 古台苍苍烟景暮,药草春深满山路。 招取吹笙两玉童,我欲凌风从此去。 |
| 绽衲居无定,双林一岭分。 磬声和断续,香霭逗氤氲。 石径连疏竹,溪流隔片云。 丹书征出处,已是不逢君。 |
| 庭树聚栖鸦,溪流没浅沙。 瘦怜人似菊,浓爱叶如花。 秋色都连水,寒云忽变霞。 自惭长在客,无地不思家。 ¤ |
| 浓绿暗芳洲。 春事都随芍药休。 风雨只贪梅子熟,飕飕。 却送行人一夜秋。 新月幸如钩。 三五还催玉鉴浮。 一段离愁溪样远,悠悠。 只是溪流浅似愁。 |
| 盛阳淑气满岩前,误认仙桃开洞天。 根老种传王母颗,花娇色映武陵田。 辉增晴旭香盈袖,影落溪流锦障川。 几度游山偏著眼,世传春信岂无缘。 |
|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
| 燕尾溪流上下分,中馀里许地翻平。 林疏邑屋高低见,水涨航船来往轻。 坡老已仙谁杰作,诗人为县得重评。 唐山见说双溪馆,今见双溪亭又成。 |
| 蔼蔼层城阴,弥弥溪流漫。 问谁所构堂,轩窗傍高岸。 答云唐刺史,文采当时冠。 华筵势独高,宾佐俱才彦。 吹箫横落日,画蒨如云散。 健儿簸旌旗,水战逞奇玩。 临流赋新诗,意气共称叹。 烽火几荒残,城郭多迁换。 歌声久矣灭,邮亭锁溪畔。 台倾鸟雀下,阑坏凫瑽乱。 惟余南山青,依然眼中见。 |
| 一溪流水水溪云,雨霁山光润,野鸟山花破愁闷。 乐闲身,拖条藜杖家家问。 问谁家有酒,见青帘高挂,高挂在杨柳岸杏花村。 世间惟有酒忘忧,酒况谁参透? 酒解愁肠破僝僽。 到心头,三杯涤尽胸中垢。 和颜润色,延年益寿,一醉解千愁。 |
| 人入溪园自掩门,溪流新落两三痕。 杖藜紫菊霜风径,送眼丹枫夕照村。 行住忽然忘近远,阴晴未肯定寒暄。 多时不出今聊出,牧子樵儿一笑喧。 |
| 曾到东风最上头。 低云阁雨接溪流。 只应缟袂闺房秀,尚带天香汗漫游。 当日暇,从贤侯。 冲寒迎翠小迟留。 归骖白凤来何处,更指玉霄城畔楼。 |
| 羲和均四时,曜灵有急节。 沈迷簿领书,坐叹春事歇。 及兹新雨收,西郊轫初发。 苍顽山气嘉,奔悍溪流活。 风惊麦翻浪,水净秧抽发。 渐穷萧寺幽,顿使烦襟豁。 蜂喧酿蜜翅,鸟落啼林血。 高僧日无事,种术畦亩阔。 绿苗已纾纾,紫花行复结。 吾欲访长生。 |
| 暑伏忽已尽,金风稍自秋。 骄阳仍不戢,岁计实可忧。 昊天虽甚高,聪聪彻九州。 闻其憔悴声,知此黎民愁。 白日收赫赫,惨云布油油。 昨朝雨意足,来自匡山头。 稍添郭南坡,次及城西畴。 入夜又滂沛,四境略已周。 平明出东郭,翠亩连山丘。 爽气吹客襟,余声壮溪流。 自此饱香粳,可以继麦麰。 聊为拊髀歌,以代击壤讴。 |
| 清溪溪上山,九山山下水。 山水遥相望,美人隔千里。 飞鸿来远音,老鹤喜得类。 望履杳无从,岂或尼而止。 采兰以为赠,折梅以为寄。 芳馨匪常存,怀想恶能已。 吾衰年几何,岁月犹川逝。 理奥欠析微,书囊未穷底。 古杭可苇航,溪流迅如驶。 虽爽菊秋期,花时更清美。 |
| 门限何须铁,因为浅近谋。 假令长富贵,消得几春秋。 寿固缘心地,人谁免首丘。 子能忘后虑,是亦慕前修。 茧室名犹在,鱼山志可求。 回冈许埋骨,吉兆协牛眠。 懒作化台号,何妨引客游。 不愁饱蝼蚁,量喜近松楸。 物变终於尽,吾生行且休。 年年春色裹,洗勺听溪流。 |
| 春郊二月浴蚕时,傍岸溪流可染衣。 谷转城深惊柳暗,地寒春早见花稀。 三年厌应西烽争,千里重随北鸟飞。 若问前筹惭潦倒,欲辞虎帐访渔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