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
| 飘然击楫问中流,仗节观钢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如句应题滟澦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
| 我虽岩谷岂其卿,多壘于郊亦可惊。 徒有丹心思报国,无因缓颊得论兵。 跳梁狐怪今方逞,奋角狼星久未平。 盍亦付之公子绣,慨然持斧为澄清。 |
| 木芙蓉蕊未经霜,篱畔黄花尚敛房。 正冷落中才吐艳,不思量处猛闻香。 酿成云壑澄清气,涤尽炎乡热恼肠。 便欲架巢枝上宿,学他徐老爱花狂。 |
| 周公制礼凤凰呜,渠肯抽戈指建成。 李勣牛山犹雨露,玄龄夜气失澄清。 |
| 严太寝,容礼绎前经。 仰苍粹,钦厚顺,式报生成。 至信洽,上格神灵。 太和凝气象,霄宇澄清。 圭币列,鼓钟铿。 群品荐丰盈。 熙事既备,大仪交举,百嘉允集,万福来迎。 |
| 地势方呈险,溪流不得平。 涛头开沸白,石齿聚寒清。 纳纳三江暮,油油万壑倾。 澄清浑漠测,泯默谅无声。 |
| 春深桃李争时节,千团红云万堆雪。 东风一夜吹欲空,曲径平池烂如缬。 城门猎猎双青旗,羲和促辔西南驰。 中原未有澄清日,志士虚捐少壮时。 |
|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
| 循良天惠海边头,波浪澄清宿雾收。 才把一麾来北阙,便惊六瑞到南州。 日高双影亭亭并,风动孤香冉冉浮。 好作画图献当宁,御屏风上永传休。 |
| 岩半松门敞不关,芒鞋竹杖重跻攀。 天涵鉴水澄清里,人入披云杳蔼间。 烧药炉寒烟草碧,镌诗石古雨苔斑。 干戈满目何从适,日日青山共往还。 |
| 圣主方将大有为,有如二老盍来归。 不应飞挽留江表,且使澄清向日畿。 四海英豪从古少,一时耆旧似君稀。 相将稳入修门去,直上云霄拱太微。 |
| 大底缘由比类深,难中此道费光阴。 若知浊浪澄清水,不达浮生认白金。 走作真珠藏妙理,究推神室好相寻。 功成稳審时间用,变转无穷重古今。 |
| 弟兄南渡各驰驱,向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
| 柘川之西有削石,屹立巍巍峻如壁。 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逝者如斯竟不停,孺子长歌堪濯缨。 故知源头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
| 无边刹境一毫端,同住澄清觉海间。 还似此花并此叶,坏空成往未曾闲。 |
| 天宇澄清桂影秋,骚人乘兴欲登楼。 楼前白水三千顷,滉滉鎔银烂不收。 |
| 碧琉璃色水澄清,紫磨金光身莹明。 洗净方知不受垢,释迦老子此时生。 |
| 奕奕清波旧绕城,旱来泉眼亦尘生。 连宵暑雨源初接,发地春雷夜有声。 复理沟渠通屈曲,重开池沼放澄清。 通衢细洒浮埃净,车马归来似晚晴。 |
| 挽仰黄花集,澄清九月秋。 预愁新任迫,难为故人留。 岚去山光合,江回水气浮。 何当脱羁绊,同办五湖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