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甚衣冠貌待奇,数声清越弄瑶徽。 尚求人世知音听,地下钟期可亦稀。 | 
|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 驼背模糊,马头奁匝,朝朝暮暮。 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 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 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 
| ...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 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 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 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 
| 亭小贮琴声,池清蘸花影。 晓日上窗纱,幽人梦初醒。 | 
| 银潢斗转挂疏棂,翡翠窗纱夜未扃。 三弄琴声弹大雅,一帘明月到中庭。 | 
| 春渍苔纹沿石塔,月含松韵杂琴声。 | 
| 月明如昼好元农,歌管楼台景色饶。 鹤舞琴声相应答,梅花清福共谁消。 | 
| 匕首空磨事不成,误留龙袂待琴声。 斯须却作秦中鬼,青史徒标烈士名。 | 
| 堂下肃且清,琴声淡而古。 学道则爱人,岂独闻其语。 | 
| 春渍苔纹沿石塔,月含松韵杂琴声。 | 
| 琴声意似泉声淡,剑气威如霜气雄。 世事关心忧不寐,萧萧白发月明中。 | 
|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 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 
| 粉靥娇春掌上轻,玉琴声里见深情。 花边临别重回首,犹恐丝弦说未明。 |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 春愁无处避,春雨几时晴? 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 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 何以娱幽独,新醅手自倾。 | 
| 古树间云独抱琴,琴声寂静树云深。 相如渴死文君老,辜负题桥万里心。 | 
| 依池屡独舞。 对影或孤鸣。 乍动轩墀步。 时转入琴声。 | 
| 稻陇移初遍,梅天涩未晴。 轻阴昏茗色,余润咽琴声。 时傍菱塘立,还寻沙径行。 杜门终此世,更誓未来生。 | 
| 老鹤无踪野鸭飞,鸣琴声裹画船归。 伤心旧日经行地,不独人非物亦非。 | 
| 井气蒸云湿石栏,白头道士自烧丹。 开门风带琴声出,一阵松花满醮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