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空无尽动马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子子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於此塔葬全身。 |
| 南地无寒脉,胡为雪载涂。 草池方积玉,瓦屋又跳珠。 鱼冻难争水,鸦饥懒哺雏。 玉堂与茅舍,随分有红炉。 |
|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
| 一间瓦屋荒山里,山路萦回夕照明。 只有比丘头雪白,旋收经卷入相迎。 |
| 门横路断竹为篱,雪色漫漫瓦屋稀。 黄领青腰墟市罢,尽沽红酒夕阳归。 |
| 地辟天开斗柄回,今年红日遍池台。 新阳苏醒春前柳,轻暖医治雪後梅。 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 衰翁也逐儿童喜,旋拨文书近酒杯。 |
| 忧患无穷生有涯,惟须百事屏纷华。 人谁敢侮修身士,天不能穷力穑家。 频唤老僧同夜粥,间从邻叟试秋茶。 结茅林下从来事,瓦屋三间已太奢。 |
| 酌彼溪店酒,醉向舟中眠。 舟人待月出,急急乘晚牵。 前山见瓦屋,小彴横沙田。 回首六百载,我思唐谪仙。 |
| 楼面环开紫翠屏,峨眉瓦屋共前楹。 莫嫌鸥鹭时来去,正要微云滓太清。 |
| 君起西南思,为予叠前篇。 我兴乐东西,珍烹口同然。 佳哉有蛤氏,商略依舜泉。 马刀形则古,瓦屋虫能天。 入手意便韵,况余谢荤膻。 何必逢麴车,为君口流涎。 |
| 瓦屋三间宽有余,可怜小陆不同居。 易求苏子六国印,难觅河桥一字书。 |
| 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 界天暑雪青城外,涌地晴云瓦屋头。 浩荡他年夸北客,苍茫何处认西州? 千岩万壑须寻偏,身是江湖不系舟。 |
| 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 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裂地来。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 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
| 三间瓦屋数弓园,旋学桑麻又一年。 村酒沾唇频得酒,山歌出口即成篇。 |
|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
| 晨炊维下岩,晚酌舣南浦。 波心照州榜,云脚响衙鼓。 前山如屏墙,得得正当户。 西江朝宗来,循屏复东去。 官曹倚岩栖,市井唤船渡。 瓦屋仄石磴,猿啼闹人语。 剔核杏余酸,连枝茶剩苦。 穷乡固瘠薄,陋俗亦寒窭。 营营谋食艰,寂寂怀磗诉。 昔闻吏隐名,今识吏隐处。 |
| 离离禾黍已难言,空觅枫林与菜园。 瓦屋半间非辱井,经幢两个即升元。 |
| 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 未论万户比封君,瓦屋人家衣食足。 暑风泛花兰芷香,秋日篱落明青黄。 客舟来迟佳景尽,但见碧树愁春霜。 |
| 晓楼衾薄梦回频,辟户寒光绝点尘。 各各一篷船未动,差差万瓦屋如新。 高门定有丰醪饩,下里畴能馈粲薪。 邻叟踏泥共煎茗,早云多有望晴人。 |
| 世事年来已饱更,百年今夕两分平。 窗间蜡炬偎人暖,瓶里梅花照眼明。 瓦屋三间聊足喜,鬓霜千丈总堪惊。 明朝同上西山望,应有江湖春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