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 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
| 九月之交凌河侧,日见狂风兼霹雳。 当时战死二百人,中间不得真消息。 二三年少自虏回,白日藏身夜始得。 死者何时可复还,生者易马转他国。 |
|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
| 日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亭冷石床。 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 虚弃浮生者,相逢益自伤。 |
|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 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复茆檐,疏雨相过。 倒酒即尽,杖黎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
| 西陵望何及,弦管徒在兹。 谁言死者乐,但令生者悲。 丈夫有馀志,儿女焉足私。 扰扰多俗情,投迹互相师。 直节岂感激,荒淫乃凄其。 颍水有许由,西山有伯夷。 颂声何寥寥,唯闻铜雀诗。 君举良未易,永为后代嗤。 |
| 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 但恐筋力尽,敢惮将军遇。 古来死未歇,白骨碍官路。 岂无一寸功,可以高其墓? 亲戚牵衣泣,悲号自相顾。 死者虽无言,那堪生者悟。 不如无手足,得见齿发暮。 乃知七尺躯,却是速死具! |
|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黄岁寒后。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叹久。 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侧见寒蓬走。 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
|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 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 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
|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 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 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
| 奉子一杯酒,为子照颜色。 但愿腮上红,莫管颏下白。 自古无长生,生者何戚戚。 登山勿厌高,四望都无极。 丘陇逐日多,天地为我窄。 只见李耳书,对之空脉脉。 何曾见天上,著得刘安宅。 若问长生人,昭昭孔丘籍。 |
|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岐。 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唐生者何人,五十寒且饥。 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 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 太尉击贼日,尚书叱盗时。 大夫死凶寇,谏议谪蛮夷。 每见如此事,声发涕辄随。 往往闻其风,俗士犹或非。 怜君头半白,其志竟不衰。 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为。 不能发声哭,转作乐府诗。 ... |
| ...,哀响跨筝笛。 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 心怀平生友,莫一在燕席。 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 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 |
| ...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 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 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 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 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贵 |
|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 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
| 无可奈何兮,白日走而朱颜颓。 少日往而老日催,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 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 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无可奈何兮,已焉哉。 惟天长而地久,前无始兮后无终。 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 又如太仓之稊米,委一粒于万钟。 何不与道逍遥,委化从容,纵心放志,泄泄融融。 胡为乎分爱恶于生死,系忧喜于穷通。 |
| ... 一自阳城来守郡,不进矮奴频诏问。 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 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 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 仍恐儿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
| ... 微臣与轩辕,亦是万世孙。 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曾亦爱两句,可与贤达论。 生者死 |
| ...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鸣玉溪生者浓茂尤异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毋丘元志写惜其遐僻因题三绝句云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抛芍药挂高枝。 云埋水隔无人识,唯有南宾太守知。 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 山中风起无时节,明日重来得在无? 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恨根生乱石间。 几度欲移移不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