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岭生还少,无辞酒满觞。 共经边寇事,先出瘴烟乡。 楚树蝉声早,湖天日影凉。 此行休问路,宫阙斗杓旁。 |
| 淮山清夜。 镜面平铺纤月挂。 端是生还。 同倚西风十二栏。 休论往事。 投老相逢真梦寐。 两鬓疏疏。 好在松江一尺鲈。 |
| 空庭一无有,初种六株花。 青桐绿杨柳,相映成田家。 春雨散膏油,朝暾发萌牙。 造物知我心,初来尽枯槎。 开花已可贵,结子成益佳。 百事尽如此,一生复何嗟。 我生本穷陋,中年旅朝衙。 失脚堕南海,生还梦荒遐。 筑室虽不多,於我则已奢。 松筠伴衰老,已矣无复加。 |
|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 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 |
| 阆风老人五十九,白头饥冻荒山走。 偶然脱命得生还,闾里相看惊老丑。 今朝初度最可怜,五子三孙在眼前。 老妻俗作无而饼,问讯鸡娘渠未肯。 海水潮小未登鱼,霜后黄柑亦自疏。 穷人作事天不与,只有红梅相媚妩。 为渠一笑买村酤,老夫自歌稚子舞。 明年六十更可歌,大乱不死奈我何。 |
| 处仁由智古常然,贤者宁同聚所寰。 植木便知如渭水,结茅仍得见箕山。 杯深不许嘉宾诉,花小须防稚子攀。 投绂归来无异事,许公诗酒断生还。 |
| 白发平津起袖然。 燕飞定远望生还。 世间最有团栾乐,又是平平过一年。 银信近,玉鞭先。 东来西去爵衔鳣。 人生有命迟迟好,且喜称觞寿母前。 |
| 彭城古官道,日中十马驰。 咫尺不见人,扑面黄尘飞。 白头汉王缟素师,美人燕罢项羽啼。 一时混战四十万,天昏地黑睢水湄。 乃知大风扬沙失白昼,自是地利非天时。 汉王仓皇问道西,一儿一女嘻其危。 太公吕后去不归,俎上宁有生还时。 未央称寿太上皇,巍然女娲帝中闱。 |
| 僇余甘远屏,分表得生还。 夜雨滴归梦,晓霜彫醉颜。 角巾吾故里,璞玉子荆山。 又作无期别,扁舟上峡关。 |
| 五福犹来萃一门,岁寒方始见松筠。 白头再喜逢知己,青眼重开为故人。 当日八龙同孝友,于今二阮卜比邻。 莫年不作三湘客,犹欲生还一吐茵。 |
| 留连春意晚花稠。 云疏雨未收。 新荷池面叶齐抽。 凉天醉碧楼。 能达理,有何愁。 心宽万事休。 人生还似水中沤。 金樽尽更酬。 |
| 入仗魂惊愧草莱,一声清跸九门开。 晖晖日傍金舆转,习习风从玉宇来。 流落生还真一芥,周章危立近三槐。 道旁倘有山中旧,问我收身早晚回。 |
| 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百辟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召贾生还。 |
| 昔在仁朝日,孤忠独犯颜。 一身宁自顾,万里偶生还。 却度黄梅岭,重趋玉笋班。 不知君槛折,千古更谁攀。 |
| 国破君亡一死宜,绝怜儿女死如饴。 龙池久负娲皇誓,蛙坎空遗烈士悲。 洗骨不污唐门馆,沥心无愧赵孤儿。 北行多少生还客,休向梯云读墓碑。 |
| ...转头空,漠漠烟尘暗京洛。 又是秋高塞马肥,万国城头悲虞角。 对花强饮欲忘怀,万感并生还作恶。 河水之浊有日清,世乱当复见太平。 只应人老鬓毛疏,愧他年少插茱萸。 |
| 汉皇亲召贾生还,京路争看北海贤。 却畏神仙足官府,便思风采烁云烟。 |
| 跋涉千千里,我行亦良勤。 戒途桂林腊,解辔盱水春。 赤石照病眼,红泉濯征尘。 麻姑顾我笑,问别何所因。 忆昨罢清江,中兴初甲寅。 去家十五年,一扫先君坟。 未及亲旧语,遽随犬羊奔。 幕燕遂如客,月鹊无安村。 得官峤南州,欲访出世人。 御虎信有命,生还聊一欣。 此事姑置之,既往安足论。 山神似相怜,静扫群峰云。 |
| ...,讣归恐惊惶。 凶祸甘独任,危形载孤艎。 崎岖护旅榇,缅邈投故乡。 至今惊未定,生还乃非常。 忧虑心胆耗,驰驱筋力伤。 |
| 南渡诗流复数谁,为虞作乐只闻夔。 细看出胁穿心句,想见裁云画月时。 此集自应传异域,吾生还恨不同期。 先唐作者谁堪并,奴仆微之辈牧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