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阁高檐半纳云,危栏徙倚惜芳辰。 澄潮叠嶂新经雨,啼鸟开花各为春。 案有笺毫难赋景,席无歌管懒邀宾。 自怜莫厌登临数,即是葵丘代戍人。 |
| 霭霭初蒸云,落落欲坠石。 山深多晚花,照水自红碧。 渔艇入烟小,松竹凌烟直。 西风漾碧波,扁舟恣崎侧。 客从北方来,苦遭世俗迫。 登临虽夙愿,山川多未识。 浩荡涉寒流,跻攀并苍壁。 扪萝窥鸟道,踏迳穷人迹。 清泉洗尘心,山鸟惯幽客。 逸兴良未已,日下千崖赤。 十载孙承公,好具登山屐。 |
| 无那诗愁着莫人,风颠雨急更昏昏。 登临无地可散策,剥啄阿谁来扣门。 安得与渠呼玉酒,醉余同看落金盆。 斋厨索寞如悬罄,惭愧酸寒遣一尊。 |
| 晴原霜後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 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 惟有渊明偏好饮,篮舆酩酊一衰翁。 |
| 夜雨泗河深,晓日轻舟发。 帆开送客远,城转高台没。 居人永瞻望,归意何仓卒。 公来初无事,丰岁多牟麦。 铃阁渡清风,芳樽对佳客。 登临未云厌,谈笑方自适。 朝廷念黧老,府寺虚清剧。 何以寄风流,江山绕官宅。 |
|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 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 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
|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 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 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 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 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 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 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 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 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 岩树阅几客,尚余尧时髓。 抚板歌公诗,未暇知余事。 |
| 草色青青入烧痕,登临何处暗销魂。 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
| 赏识元非易,登临政尔难。 要须穷应接,宁可肆讥弹。 胜践千年近,高风六月寒。 由来炯水玉,固愈耀朱丹。 |
| 长日登临忆侍郎,芳时谭笑客凝香。 须公多办琼花露,容我时开古锦囊。 |
|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 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
| 刻木如瓶粉渍之,挂林聊当酒家旗。 我当物色登临处,亦复因之为解颐。 |
|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
| 清江绕舍竹成阴。 秋日共登临。 地与主人俱胜,情如酒盏方深。 故园何处,时因望眼,聊寄归心。 抖擞一襟凉韵,不教簿领尘侵。 |
| 分材植梧桐,桐茂成翠林。 日日来轻风,时时自登临。 拂干动微毳,吹叶破圆阴。 虚凉可解愠,轻鼓如调琴。 莫传独鹄操,愿述栖凤吟。 岂羞楚襄王,兰台堪披襟。 亦陋陶隐居,高阁听松音。 无为摇落意,慰我休閒心。 |
| 孤城急鼓转严更,步屧中庭午夜晴。 人世昏昏同梦寐,使星耿耿伴清明。 云开霄汉光华远,望极关河眼界平。 想见登临无限意,此身那得计浮荣。 |
| 江上斋船驻彩桡,鸣笳应满绿杨桥。 久为汉吏知文法,当使淮人服教条。 拱木延陵瞻故国,丛祠瓜步认前朝。 登临莫负山川好,终欲东归听楚谣。 |
| 风将烟雨入亭寒,城引山林拓眼宽。 六月登临浑觉热,朝来不敢傍危栏。 |
| 阻水水不退,苦雨雨不收。 天不遣人行,我岂愿此留。 客闲亦何娱,胜践或销忧。 西山天下奇,东湖尘外幽。 驾言欲一往,雨湿且复休。 怀哉滕玉阁,咫尺城南陬。 举武便可至,登临亦无由。 平陆幻成海,高屋瞬失楼。 南浦水正长,何时放归舟。 |
| 自有此山在,无人作此游。 气吞云海浪,笑撼玉峰秋。 开辟几百载,登临第一筹。 诸郎莫高兴,刻石记风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