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高处望乡关,一度登临一解颜。 目力穷边无限意,应难写向画图间。  | 
|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 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 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  | 
| 夏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 卑宫今造寺,菲饮孰名泉。 古道知难复,人情信误传。 不随时俗改,惟有旧山川。  | 
| 衮衮群山尾,横窗更此岑。 尘埃遮物外,风物宛山阴。 作吏何妨隐,寻山不用深。 居然一丘壑,便足快登临。  | 
| 南园虚夜月,风景罢登临。 巩洛成陈迹,青齐入苦吟。 升沉凋壮节,匡济负初心。 薄宦容身得,宁辞雪满簪。  | 
| 宦辙驰驱尘满襟,解鞍呼酒小登临。 天垂碧处秋江净,山弄紫时西日沉。 韩记合还渠老手,王诗似不要新吟。 撑天拄地吾儒事,过耳飞禽空好音。  | 
| 王程不可缓,孤棹且宵征。 古渡无人语,长空惟月明。 湖连四野阔,天与大江平。 明发维扬郡,登临一感情。  | 
|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 
| 上方台殿此登临,钟鼓沉沉万木深。 三楚白云生佛手,九江寒月照禅心。 倒崖有地开兰若,绝壁无门扣竹林。 安得舍身从老衲,蒲团终日观黄金。  | 
| 烟景暮萧森,黄牛峡转深。 滩声孤棹月,山影半江阴。 感慨追陈迹,登临惬壮心。 倚篷眠未得,何处又猿吟。  | 
| 仁智模来物状亲,登临宜入古图身。 惯看韩老诗中景,树色泉声似故人。  | 
| 秋山曾是共登临,感慨兰亭后视今。 炎热不过能炙手,笑谈未必到知心。 前言衮衮风波去,后钓寥寥岁月深。 室迩岂应人自远,酒盟诗社要重寻。  | 
|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 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 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 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 
|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 
|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 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  | 
| 山水寻吴越,搜奇事转新。 松风知近寺,樯燕语留人。 雨过闲田地,云饶落日春。 登临独无语,泉石自相亲。  | 
| 白首登临海一隅,晚风吹雨上髭须。 日边不邮平安使,云影满川山有无。  | 
| 半参樵径绕危岑,仿佛精庐若可寻。 怪底扶筇箸力健,暖风晴日送登临。  | 
|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 
| 一片瑶光万里开,停杯追忆谪仙才。 寻常明月不易见,如此中秋能几来。 零落故人非白社,登临何地不瑶台。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