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公奉诏选豪英,翰墨声名要老成。 谁敢一钱经卫尉,直须倾盖赠先生。 |
| 元祐真人第九春,玉颜惊喜识荆人。 如今凤质龙章士,又合抡魁作近臣。 |
| 五星高会记当年,笑语喧江夜不眠。 今日江头看独往,人生聚散亦堪怜。 |
| 雪中草草漫裁诗,沂国平生已可知。 今日功名付家婿,百花头上更何疑。 |
| 夜醉色河酒满船,晓餐湓浦浪掀天。 回头已作三年梦,应笑当时尚少年。 |
| 霜风策策鼓黄芦,满眼吴江旧去途。 梦到月明天阔处,夜深泥宿故城湖。 |
|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 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遣后人夸。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 燕麦兔葵僧舍裹,何如梦得访桃花。 |
| 桐枝手植有桐孙,二纪重来愧此身。 三匹衣鱼联贵仕,十洲轩冕接清尘。 耕桑虽喜多新陇,耆艾堪嗟少故人。 萧寺前题粉壁在,又书丁巳对壬辰。 |
|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 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遣后人夸。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 燕麦兔葵僧舍里,何如梦得访桃花。 |
| 网罗当日得英雄,文阵三人各立功。 海裹赤鲸疑有角,云中骐骥欲追风。 寻闻馆阁英声出,又见贤良大对通。 亦说年来畜奇业,蟭螟何计逐飞鸿。 |
| 家声籍籍大江西,临老挥毫捧御题。 得意何殊少年乐,还家不惜醉如泥。 读尽家藏万卷书,萧然华发宦游初。 区区狱掾何须愧,聊把《春秋》试绪余。 〈汉儒以《春秋》决狱。 作官未减读书勤,簿领従今日日新。 汗简韦编谁付予,传家应有下帷人。 巷南诸子足才贤,邂逅相逢秀句传。 强作短章同寄与,异时见我一依然。 |
| 吾乡前辈多风谊,教子读书全盛事。 刘斯立在庆历间,二子同升俱上第。 后来嘉佑孔长源,三子联登相后先。 一家科第光烨然。 直到淳熙徐思叔,亦与二子连芳躅。 又报年来萧定夫,绍定两科庭下玉。 二百年间能几家,刘家孔家无以加。 才名学行总名世,不但官爵称高华。 谢家独有民师著,徐家大无鸣诗句。 人道萧室父子三,前辈流风无让处。 萧... |
| 平生无女只生儿,三子登科一子随。 家在白云青嶂里,不求闲散待何时。 |
| 归来遍检登科记,未见连年放弟兄。 |
| 谷口生涯已是贫,素衣还擬冒京尘。 因风早寄登科信,装点江南几日春。 |
| 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淡沲鲜风将绮思,飘花散蕊媚青天。 |
| 翠巘嵯峨插斗牛,仙家风景自清幽。 从来此县传佳谶,就筑西湖占上流。 层塔可梯升后进,五峰有路达前修。 邦人接踵登科去,我亦京华共宦游。 |
|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
| 范老登科犹别姓,余公应举亦更名。 人心何止矛般险,世道于今砥似平。 到了赭衣同适市,知它白棓欲谁坑。 云端别有冥冥翼,不受虚弦浪箭惊。 |
| 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 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 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