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想清台上,已书云物祥。 自惭身老大,渐喜日舒长。 芹泮三益友,芸窗一炷香。 此间无俗物,贫病亦何伤。 |
| 言中谋猷行中经,关西人物数清英。 欲过叔度留终日,未识鲁山空此生。 论议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难兄。 老来尚有忧时叹,此涕无従何处倾。 |
| 天台远在浙江东,景物应曾到梦中。 但有锦囊盛白雪,苦无罗袜舞回风。 闭门花鸟春心薄,隐几诗书日力穷。 益友琢磨吾岂敢,西邻仙吏有诗翁。 |
| 麻畦无曲本,蓬质有樛茎。 所托修乃直,安能纵复横。 择邻闻旧母,益友记诸生。 萧艾从兹远,蒿莱不可并。 何嗟蒋诩径,孰念卫人行。 傥匪缘其地,秋风广漠惊。 |
| 忆拜冰壶日下时,先君未老我方儿。 庭闱一閟成今昔,世路重来太险巘。 风义肯忘三益友,姓名愿入八哀诗。 遗孤么麽何能报,泉下幽魂傥有知。 |
| 读尽诗书不要官,饥寒欲死岂无田。 生憎俗子慵开眼,逢著诗人便绝弦。 笠泽弁小三益友,笔床茶灶一鱼船。 羡渠赤脚弄明月,蹈破五湖光底天。 |
| 磷磷石岸上,浓淡树林分。 隔水见寒岛,暗枝藏宿云。 贤哉吾益友,持以赠离群。 琥珀不须问,中心多化蚊。 |
| 李侯人物极清真,气似灵犀可辟尘。 平日论心思益友,而今刮眼见诗人。 有民堕在蒹葭境,为政恐无桃李春。 抚字要须宽猛济,诵公佳句合书绅。 |
| 山秃林疏万窍风,独全晚节傲严冬。 老惟交此三益友,梦不贪渠十八公。 青帝行将转邹律,苍官何必爱秦封。 树根定有苓堪掘,造物方当寿此翁。 |
| 吾儿来侍侧,供我一秋兰。 萧然出尘姿,能禁风露寒。 移根自岩壑,归我几案间。 养之以水石,副之以小山。 俨如对益友,朝夕共盘桓。 清香可呼吸,薰我老肺肝。 不过十数根,当作九畹看。 |
| 建阳则有王,桐城则有孟。 王酝清而淳,孟盎和而劲。 一酌适我情,再酌养我性。 充腹皆阳和,阴慝不得并。 或隔千里遥,或馀百里径。 水陆有远近,非好遂无胫。 苟不遇益友,吾瓶讵能罄。 |
| 幸不当官也去思,春江风日正舒迟。 少留画鷁呼桃叶,卷尽红螺看柘枝。 三爵劝酬三益友,四并除扫四愁诗。 渭城景色朝朝是,不用丹青李伯时。 |
| 纷纷肉食笑儒冠,赖有吾徒耐岁寒。 心远要期来哲共,眼高不受俗书瞒。 樽前笑语窥胸次,灯下工夫见笔端。 好向故都求益友,归时敢作去时看。 |
| 我来淮上居,忽忽岁月过。 定交谁最久,有唱君必和。 棋枰角胜负,文字工切磋。 云山结伴游,风雨对床卧。 那知世途隘,但喜客愁破。 出处方乃殊,离别情无那。 江城失益友,山县得良佐。 平生爱图史,晚岁职警逻。 枹鼓常不惊,鸡犬亦相贺。 强饭君勉旃,功名看老大。 |
| 交游不厌广,益友未必多。 晚乃识斯人,心肃而气和。 薄言臭味同,屡枉高轩过。 手携绿绮琴,弦以白雪歌。 别易会合难,预愁隔关河。 老我无所营,岂复忧蹉跎。 才高位犹下,君意将如何。 有玉不愿献,谁能涕滂沱。 自可荐藻藉,政须工琢磨。 何以赠君行,圣门睎四科。 |
| 去国三年恨,还台九死馀。 凄凉曾釜粟,感咽晏楹书。 鲋勺怀穷辙,鷄棲整故车。 惟当亲益友,叙阔费涟如。 |
| 刘子我所敬,未尝言嗫嚅。 李子我所畏,气豪才有余。 自昔得二子,重之比璠璵。 喜今至是邦,乃与二子俱。 刘子忽告行,具舟下东吴。 念欲相挽留,佐我治文忆。 天台望其来,交章满公车。 李子复继往,刺史亲题舆。 似云日延伫,正此州家须。 二子古益友,终岁可与居。 一朝舍我去,别泪湿襟裾。 |
| 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胦。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蠢茧一丝约。 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 |
| 三为众,一日寿。 粃糠前,珠玉后。 非面朋,乃益友。 松竹鹤,同耐久。 |
| 忆初谋食广汉城,同时偶得三益友。 心将金石许平生,但笑纷纷翻覆手。 人言兄弟性稍异,朝暮追随祗诗酒。 而今星散各参辰,空馀孤月照窗牖。 少城咫尺有张侯,素书频得问安否。 蒲节三月不厮见,梦绕锦屏山下走。 更怜吾子别经年,幽怀郁郁无由剖。 况兹来书又东去,万里严风吹马首。 朝廷多事正求言,自负应云舌在口。 力陈时策瘳邦国,肯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