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境由相接,烟澜自渺瀰。 客来吟此景,无或比滮池。 |
| 烟火人村盛,川途客夜稠。 荻塘三百里,禹甸几千畴。 绵络庐相接,膏腴稼倍收。 经从少至老,复此系扁舟。 |
| 南国风烟深更深,清江相接是庐陵。 甘棠两地绿成阴,九日黄花兄弟会。 中秋明月故人心,悲欢离合古犹今。 |
| 荷叶高高荷蕊低,夕阳初落画桥西。 湖州士女来相接,争拥兰舟入霅溪。 |
| 湖上访高士,径深行绿苔。 应闻山犬吠,知是野人来。 岸帻出相接,柴门自为开。 林閒清话久,薄暮榜舟回。 |
| 逵市前朝寺,何年古佛庐。 上方分胜业,小筑寄幽居。 坡陇青相接,川原绿自如。 欹眠听秋雨,怀抱稍虚徐。 |
| 怀哉千古事,百炼不为柔。 汉祖尤封齿,殷臣不事周。 宁随文相国,真匹李潭州。 浩荡江相接,东西万古愁。 |
| 荒径入园墟,经旬旷游涉。 林飘依槛絮,蔓引横阶叶。 春阑意已倦,风晚花如怯。 怃然阅徂景,弥使忧相接。 |
| 青红一线界沙堤,日日香风逐马蹄。 三月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 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 |
| 泾溪之水兮,犹可以方舟。 泾溪之人兮,不可以同游。 泾溪之阻兮,犹可以为梁。 泾溪之险兮,石齧吾廧。 泾溪之水兮,犹可以徒涉。 泾溪之人兮,不可以相接。 |
| 名祠相接启殊庭,巧对南屏万叠青。 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閒载锦池萍。 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 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 |
| 河水城下流,登城望弥惬。 海云飞不断,岸草绿相接。 龙门无旧场,武牢有遗堞。 扼喉兵易守,扪指计何捷。 天夺项氏谋,卒成汉家业。 乡山遥可见,西顾泪盈睫。 |
| 楼台叠翠绕清溪,浅澹云边月一眉。 行到市声相接处,傍桥灯火未多时。 |
| 境幽南岳寺,路向碧岩分。 远近松相接,高低钟共闻。 灵禽时奏乐,香石日笼云。 想到经行处,超然趣不群。 |
| 薄俗交朋赴字斜,可人一见只惊嗟。 心凭实地应多事,诗引清风归一家。 休看马头秋后叶,自培门里岁寒花。 何时相接从容步,遍历山巅与水涯。 |
| 村寺虽深已暗知,幡竿残日迥依依。 沙头有庙青林合,驿步无人白鸟飞。 牧笛自由随草远,渔歌得意扣舷归。 竹园相接春波暖,痛忆家乡旧钓矶。 |
| 素履存诚厚,虚怀待物真。 乡闾昔相接,朋友世弥亲。 遗札蝇头强,长阡马鬣新。 九原那可作,空复想音尘。 |
| 七八年来住水心,鼓邻萧寺共僧吟。 古池暗有泉相接,春地从教笋自侵。 兴到浓时因坐久,交於淡处见情真。 极怜对立河梁暮,海月初生日正沉。 |
| 溪遶层峦路遶溪,飞梁相接挂晴霓。 山川王气今何有,岩谷灵踪昔未跻。 十里松篁参羽仗,半天楼阁倚云梯。 胜游欲尽无穷目,未到桃源客已迷。 |
| 山色湖光相接连,千章古木老云烟。 晚来曲港回舟处,如在孤山柳屿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