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
| 君不见晋阳作垣期自固,中藏荻蒿劲箘簵。 知音会遇张孟谈,安赵有才终一顾。 人生会遇自有时,两股何须欲置锥。 快将好景供诗酒,嗟嗟戚戚非男儿。 |
| 初宵飞霰急,竹树洒干轻。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
| 不见遂历载,寄书宁写心。 凄凉叹垂白,索寞远知音。 只道成乖隔,那知遂古今。 赤城何许日,云物涉难寻。 |
|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 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 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
| 青苔冷冷照柴扉,也有闲人伴息机。 枣柏先生移锡至,烟波老叟掷纶归。 玄言不怕知音少,碧落从来赝本稀。 燕雀相逢堪自得,懒随黄鹄薄天飞。 ¤ |
| 自喜茅斋僻,经时草木深。 见人稀倒屣,抱膝或长吟。 疏雨喧庭雀,闲窗澄夕阴。 会心方在寡,碌碌岂知音。 |
| 我有一语,非甜非苦。 既遇知音,如何通吐。 夜来点得柳土獐,如今变成尾火虎。 |
| 梅蕾破香时,雪月交光夜。 何处飞来两玉娥,体态双闲雅。 纵目碧城楼,劝酒留云榭。 唱底仙家古道情,分付知音者。 |
| 客亭门外路东西,多少喧腾事不齐。 杨柳惹鞭公子醉,苎麻掩泪鲁人迷。 通宵尘土飞山月,是处经营夹御堤。 顷刻知音几存殁,半回依约认轮蹄。 |
| 别我笑吟吟,罗浮原力深。 空拳糊众口,平地起丛林。 山迥孤云没,溪寒片月沉。 人今奇坐蜕,在日孰知音。 |
| 不羡飞仙术,仍修谤佛书。 知音鼓琴后,覆瓿草玄余。 龙象空相蹙,鸢鱼祗自如。 更烦君印可,底处认吾庐。 |
| 大众退后,妙超窠臼。 不用安排,何须饤饾。 动弦别曲孰知音,舒肠沥胆渠开口。 丛林切莫乱商量,三世诸佛不知有。 |
| 索寞芝峰,赏元宵节。 佳宾到来,如何铺设。 能挑海底灯,细剪山头月。 东山瓦鼓歌,堋八剌札,不是知音向谁说。 |
| 古道在山林,还从冷处寻。 醉时诗落纸,梦时诗落纸,梦里鹤随琴。 岁月悠悠外,乾坤浩浩心。 何妨且留住,风雨是知音。 |
| 松萝影裹,积翠堆中。 白云为盖,流泉作琴。 只影独標岩上月,不知那个是知音。 耳卓朔,头蓬忪,抬眸鹞子过辽东。 |
| 华亭多胜概,此去几时还。 古寺寒林外,荒城野水间。 地灵偏有鹤,海近绝无山。 庞老知音者,相看必破颜。 |
| 蔓藤森木阅千龄,断壁嵌崖翠削成。 安得抱琴来此宿,夜深随意写溪声。 平生昼里看丘壑,便欲扶筇快赏心。 真个溪山在亭外,老坡千古共知音。 |
| 药无穷,频收采。 丹鼎纯烹,一味通三昧。 万法都无真个会。 清静家风,最上为精粹。 付知音,偏可意。 开口参同,方外生智慧。 乾里圆明添活计。 了见之时,衲被蒙头睡。 |
|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 远客寄言还有在,此门将谓总无休。 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时入思量向何处,月圆孤凭水边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