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行深树里,细路绕茅堂。 山色迎人出,梅花度水香。 燕泥留雨气,鱼藻入天光。 住近石桥畔,村沽夜可将。 |
| 兄昔别我游衡麓,我亦东吟石桥瀑。 八年能几会函书,弟今白头兄何如。 河水流澌雪风恶,梧桐渡口孤舟泊。 山房夜坐兄不来,蜡梅花拆灯花落。 |
| 雪峰古涧泉深,赵州石桥水苦。 若知异水同源,饮者不妨疑悟。 不从鼻孔入,白浪高三级。 从此不答话,岂免酬高价。 金刚圈子栗棘蓬,解透横行四天下。 |
| 摐甗声中宿雨晴,白云闲傍马头生。 东邻茅屋新烟起,南涧石桥春水平。 野鸟见多还问姓,山花开尽不知名。 故人宅近青松下,未到柴门已出迎。 |
| 上方危阁化无踪,平顾摩空万桂丛。 自有莲华发泥下,何须芝草遍山中。 石桥暮隔霏霏雨,翠壁寒供凛凛风。 弹指凭准开户牖,向来禅观仰群公。 |
| 二月松华未上枝,石桥流水去迟迟。 东家酒熟西家醉,山下客来人不知。 |
| 几年帝里阻烟波,敢向明时叩角歌。 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 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 昨夜前溪有龙斗,石桥风雨少人过。 |
| 几年帝里阻烟波,敢向明时叩角歌。 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 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 昨夜前溪有龙斗,石桥风雨少人过。 |
| 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 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 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七条。 岁晚定知归本寺,待予听雪坐终宵。 |
|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悬清光。 大星稀少小星没,出门四顾山苍苍。 我生不读甘石书,但见一星明且黄。 今宵不见儿童怪,应随斗柄西山外。 石桥徙倚闻幽香,荷叶团团大如盖。 黄星明夜应复来,清露为酒荷为杯。 举杯漫与黄星寿,自古昆明有劫灰。 |
| 丛竹生鞭晚稻齐,石桥重访古时题。 谷云未出俄成雨,檐瓦初鸣已涨溪。 月气忽穿残蜺断,乱山翻在夕阳西。 秦碑解读随君读,苔磴从高不湿泥。 |
| 师今欲向天台去,来说天台意最真。 溪过石桥为险处,路逢毛褐是真人。 云边望字钟声远,雪里寻僧脚迹新。 只可且论经夏别,莫教琪树两回春。 |
| 北登渤澥岛,回首秦东门。 谁尸造物功,凿此天池源。 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 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 白日自中吐,扶桑如可扪。 超遥蓬莱峰,想像金台存。 秦帝昔经此,登临冀飞翻。 扬旌百神会,望日群山奔。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 唯见石桥足,千年潮水痕。 |
|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凉藓引深步。 石桥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层户。 入门已欣然,但恐所见阻。 更须上高楼,霁影蒙薄雾。 急风层巅起,雾破山缺处。 青林一点明,炯炯白鸟度。 独坐不须禅,山水得妙悟。 |
|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 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 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 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 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
| 竟日窗开坐寂寥,岩前笋稚欲齐腰。 幽禽忽起藤花落,磵瀑吹声度石桥。 |
|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 越海程难计,征帆影自飘。 望乡当落日,怀阙羡回潮。 宿雾蒙青嶂,惊波荡碧霄。 春生阳气早,天接祖州遥。 愁约三年外,相迎上石桥。 |
|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 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 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 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
| 偶思皇泽来丹阙,却为禅斋返旧琳。 岭上白云终挂念,人间余事不关心。 澄潭雨过秋涵月,古桧风生夜对琴。 闻道石桥多胜境,几时相伴一间寻。 |
| 卢耽佐郡遥,川陆共迢迢。 风景轻吴会,文章变越谣。 烟林繁橘柚,云海浩波潮。 余有灵山梦,前君到石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