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义三十余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 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 於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
吾道昭昭是可尊,岂宜他适复。 珠藏水底川须媚,月到天心夜不昏。 礼乐不,诗书自可造形论。 直须去尽秋毫迹,。 |
桐庐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见底。 间关万里却归来,依旧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节寿汉脉,名与高山俱不死。 惜无陋巷为邦学,礼乐不闻古人耳。 |
君去采芹藻,那知事不同。 乾坤已易主,礼乐尚儒宫。 雨过山仍绿,春归花尽红。 悠悠圣门意,千古独清风。 |
一尺三寸汗脚,草鞋挂龙床角。 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忘礼乐。 一一沤里木平,稽首一沤前觉。 |
诗书礼乐敢忘钦,自是而翁力不任。 莫把溺冠轻议论,要观过鲁太牢心。 |
西葬青嵩道,千秋岂复晨。 皇图先与子,庙号独称仁。 二帝衣裳旧,三王礼乐新。 茂陵书奏晚,不及议东巡。 |
古人重民教,礼乐用为急。 虞书有三官,周典犹二职。 太学领奉常,西都有余责。 两生既不来,何参又无术。 |
堂堂汉使到天涯,覆芘西南亿万家。 礼乐化行真有道,强梁气慑自无譁。 坐观狼狈奔牛角,敢复猖狂犯虎牙。 措置得宜归妙算,更歌丰乐庆中华。 |
亦有猗那颂,从谁说象贤。 振振麟趾族,煜煜锦袍仙。 礼乐三雍对,神明百世传。 王孙何处隐,芳草自连天。 |
气力才胜野外仪,情怀颇乐汉中儿。 两生礼乐留侯箸,此事而翁却自知。 |
寿历开金筴,皇欢奉玉颜。 难谌天道远,忽怆帝乡还。 敷德戎夷外,安民礼乐间。 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 |
谏垣礼乐三千疏,窗下诗书六十年。 莫讶勾吴留不住,解随膏雨到江边。 |
礼乐三千字,声名五十秋。 士元才展骥,李广不封侯。 香火犹强健,笙歌足燕休。 如何早仙去,寒日惨山丘。 |
中兴事业耀无前,明圣相逢运半千。 尽纳有生归礼乐,全提鸿化入陶甄。 八风自转成天籁,五纬更调祚有年。 体物形容劳颂笔,浪云无象岂其然。 |
云出西山雨未成,已闻华表鹤飞鸣。 声名未必少黄霸,礼乐正缘无孔明。 天下已传新宰相,胸中不改旧书生。 寒蟾没入少微去,从此泰阶何日平。 |
律非缚,禅非脱。 蝴蝶梦庄周,周公制礼乐。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万别千差。 一片白云生岭上,几回开了又还遮。 |
月色花光正可人,笙歌会处喜津津。 跨鳌海上文章客,揽辔天隅礼乐臣。 丹碧屏间三月暮,玻璃杯裹一团春。 暂听紫燕黄鹂语,更捧红云侍玉宸。 |
礼乐皇皇使者行,光华分似及乡英。 贞元虎榜虽联捷,司隶龙门幸缀名。 二宋高科犹易事,两苏清节乃真荣。 囊书自负应如此,肯逊当年祢正平。 |
大历开真主,群雄控六飞。 山河千载业,天地一戎衣。 复古边疆定,销兵圣母归。 依然兴礼乐,文武遍郊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