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
| 白毫光未灭,胜事百年中。 好是传灯地,林泉有古风。 |
| 古寺带修冈,青葱万竿玉。 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 解带欲忘归,壶觞欢自足。 |
| 秋林落叶已斑斑,秋日当庭尚掩关。 扫榻昼眠听鸟语,可怜身世此时闲。 |
| 乞食高僧午未归,秋庭落叶日晖晖。 萧条古寺松阴下,檐铎风中乳鸽飞。 |
| 偶到天台院,因逢物外僧。 --安守范忘机同一祖,出语离三乘。 --杨鼎夫树老中庭寂,窗虚外境澄。 --周述片时松影下,联续百千灯。 --李仁肇 |
| 野云闲带雨,林木静无风。 村落一溪外,民田四望中。 |
| 不剃头多日,禅来白发长。 合村迎住寺,同学乞修房。 觉少持经力,忧无养病粮。 上山犹得在,自解衲衣裳。 |
|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 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 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
|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
| 自昔仁为里,于今福作田。 清风残竹地,宝色故池天。 绘象成真侣,家声入梵缘。 一披龙藏集,无复叹亡篇。 |
| 此地绝炎蒸,深疑到不能。 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 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 浮生多贱骨,时日恐难胜。 |
| 轩冕唐年客,溪林洛社坊。 虽开居士室,未坏鲁恭堂。 佛树高弥绿,天花落更香。 惟馀名不灭,来伴法灯长。 |
|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
| 裛尘丝雨送微凉,偶出樊笼入道场。 半偈已能消万事,一枰兼得了残阳。 寻知世界都如梦,自喜身心甚不忙。 更约西风摇落后,醉来终日卧禅房。 |
|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
|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多惭不及当时海,又下嵯峨一万层。 |
| 清朝不见小弥天,竹坞炊茶过午烟。 解是雨花新浴佛,诸天谁供洗儿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