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凤 |
| 乍学琵琶已断肠。 锦绦银甲玉悬*。 春风琼树声逾稳,秋水芙蓉字亦香。 微敛笑,浅句妆。 何须重觅杜韦娘。 休教月底清歌去,怕趁行云上凤 |
|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 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
|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
|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 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傍。 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 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 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况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 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 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 |
| 宿雨犹凉在,晨阴欲霁初。 移床近秋水,正面对芙蕖。 团扇凄无彩,生衣凛觉疏。 欲归仍小住,更读数行书。 |
| 落日临御沟,送君还北州。 树凉征马去,路暝归人愁。 吴岳夏云尽,渭河秋水流。 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
| 霜雪倚岩树,雾云秋水槎。 且须高著眼,上有昙钵花。 |
| 花动仪容玉润颜。 温柔袅娜趁清闲。 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 膏雨霁,晓风寒。 一枝红杏拆朱阑。 天台迥失刘郎路,因忆前缘到世间。 |
| 日御秋秋水,云峰叠叠繁。 宸心定忘暑,长算入中原。 |
| 翠帘高凌天,峰麓旷且平。 何年此蟠龙,遂成秋水泓。 呼吸纳元气,溟蒙变阴晴。 云雷地中起,日月波上生。 上有空僧巢,岩栖炼神形。 寥寥水月观,洞见心胸明。 我昔凌天梯,恍若登赤城。 浮杯动松影,发笑回天声。 从兹便高举,永极云霞情。 |
|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 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馀。 |
| 天末起凉风。 云气匆匆。 如今何处有英雄。 独佩一壶溪上去,秋水澄空。 绝壁耸云中,倒挂青松。 醉歌汉殿与秦宫。 日现山西留不住,目送飞鸿。 |
|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卑微休。 |
|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菼苍苍客去稀。 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 黄花浥露开沙岸,白鸟衔鱼上钓矶。 歧路相逢无可赠,老年空有泪沾衣。 |
|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 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 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 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 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 是间著汝颇宜称,摩挲朝暮真千回。 天公解事雨十日,洗尽泥滓滋莓苔。 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
|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 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
|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 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
| 沙市津头送客行,西风江树数蝉鸣。 夕阳霭霭千山暝,秋水迢迢双鹭明。 蔓草已芜王粲宅,乱云长绕吕蒙营。 登临不用携尊酒,若个能平感慨情。 |
| 秋空何太高,秋风何太清。 秋露何太皎,秋月可太明。 秋山有素期,秋水莫间盟。 力此久病身,试上高高亭。 上欲驾扶摇,下欲跳清泠。 手持紫玉箫,跨鹏或骠鲸。 时吹复时止,霄壤随纵横。 回首天上人,见我呼友生。 我言你能许我三百六旬无一日之不秋,则我亦许你从此为逍遥之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