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风一棹送君初,秋雨荒溪草树疏。 十载丹阳旧游地,数封灯下故人书。 已看有志能投笔,岂谓无门可曳裾。 后日天边见鸿雁,凭将消息报何如。 |
| 幽轩返照可窗明,政用高谈答晚晴。 共听铜瓶秋雨急,不知石鼎晓云生。 清诗未读心先醉,别日无多梦已惊。 闻道乌衣盛文史,只愁异姓后宗盟。 |
| 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 |
| 篙师救首尾,我为制中权。 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 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 一叶托秋雨,沧江百尺船。 反观世风波,谁能保长年。 念昔声利区,与世阙周旋。 大道甚闲暇,百物不废捐。 谁知目力净,改观旧山川。 |
| 西征已度故关山,秋雨零零路屈盘。 受尽艰辛心不足,解程又展画图看。 |
| 长芦初问法,归去畅玄宗。 一衲空山里,孤云何处逢。 寒潭独夜月,秋雨旧房松。 回首茱萸路,相思隔暮钟。 |
| 勋业休烦付考功,此生终待老山中。 宦情薄似贤人酒,诗思清於少女风。 秋雨养肥桑耳白,溪流濯出柳须红。 不堪世路频硗确,四十萧然秃鬓翁。 |
| 萧条秋雨地,独院阻同群。 一夜惊为客,多年不见君。 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 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
| 乍识花源路,潇然世外居。 玉坛秋雨冷,紫阁昼阴虚。 餐玉传奇诀,抄方检异书。 却怜城市客,羁束未能疏。 |
| 内园羯鼓催春风,回环转佩声丁东。 银笼高坰百枝火,满树梧桐明月中。 芙蓉舞困霓裳薄,重叠春寒护帘幕。 伊州初换锦屏空,十二峰头楚云落。 葡萄消渴樱桃小,一骑红尘报春晓。 荔枝风味不禁酸,分与窗前雪衣鸟。 回首渔阳促战鞍,秋风秋雨满秦关。 谁知按尽梨园谱,都是当时《蜀道难》。 |
| 樊口齐安一水间,少年行役鬓成班。 云间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 战血浓时云梦远,受恩深处老身闲。 登临莫唱纶巾曲,栖鹘危巢再可攀。 |
| 窈窕复蒙茏,千山万竹中。 幽人夜惊起,秋雨共秋风。 |
| 秋雨与风相喷薄,树木可能无叶落。 琅玕散漫不可收,野步满船谁扫掠。 垂杨千树旧所惜,颜色易衰由力弱。 空条尚舞不自休,物意岂能知索寞。 菊花虽开能几许,新酒纵酸犹可酌。 朱颜久已拚销减,岂有功名堪写貌。 衣冠尘土欲更洗,其奈满堤河水浊。 花开叶落须强醉,壮士岂忧常落魄。 |
| 木犀花正盛,吹入满楼香。 不是人无寐,焉知夜已长。 树鸣秋雨急,潮过海天凉。 自觉衣裘少,侵寻近肃霜。 |
| 山色浑连水,波光总映空。 卷帘秋雨后,注目夕阳中。 低下翩翩鹭。 斜行点点鸿。 去天应尺五,归去会乘风。 |
| 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 一滴一声愁,似相伴,离人悲苦。 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处。 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 长啸酒垆边,且同赋、秋娘词句。 山翁醉矣,一笛小楼空,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 |
| 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 县留东道三千客,宅锁南塘一片山。 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 闽王美锦求贤制,未许陶公解印还。 |
| 秋风嚎衰林,秋雨阻归客。 赖有故时交,举杯聊岸帻。 谈兵与论文,曾不涉陈迹。 必竟无所施,醉去思泉石。 |
| 当年内苑花如绮,万树红云日边倚。 监使惟承巡幸欢,诛求那惜花园子。 别有朱门令尤急,绿衣怒叱青衣执。 春风惨惨白日寒,愁把花枝对花泣。 祇今圣主罢游畋,诏书屡却黄龙船。 岁时虽有上林役,种植还堪助衣食。 君不见玄明宫少阳院,秋雨霏霏秋草遍。 |
| 相王檄下青齐地,七十余城一檄传。 诸葛未亡将复汉,岑彭遽死岂非天。 蛟龙泣下三秋雨,貔虎愁连万灶烟。 先志克申仇亦复,谁知今子总戎贤。 此皆学士在粤西及归楚云作,其语意感激,不忘故国,殆亦有犁眉之志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