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轴年深碎破时,我能补苴以完之。 惊逢大桁重华典,喜见由庚束皙诗。 王会周篇汲郡冢,儒生秦颂泰山碑。 装潢作手今无敌,消得朝天驲骑驰。 |
| 銮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 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 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 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 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 天地心无异,神祇理亦同。 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 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
| 鸾舆秦地久,羽卫洛阳空。 彼土虽凭固,兹川乃得中。 龙颜觐白日,鹤发仰清风。 望幸诚逾邈,怀来意不穷。 昔因封泰岳,今伫蹑维嵩。 天地心无异,神祇理亦同。 翠华翔渭北,玉检候关东。 众愿其难阻,明君早勒功。 |
| 分野秦封尽,山川蜀国雄。 堑江流地底,剑阁起天中。 栈险崖频转,萝深月不通。 飞扬惭白帝,开辟忆蚕丛。 气候三秋异,猿声众壑同。 栋云常碍日,岩树递呼风。 客路随飞鸟,乡心挂落枫。 兹非旷达士,应此泣途穷。 |
| 才力轩轩动汉庭,清时指日致功名。 一同在昔歌遗爱,两郡于今有治声。 使节暂分秦望重,郎星初近太微明。 死生契阔空泉壤,赙典殊恩世亦荣。 |
| 问讯东海秦钓客,尔来闻已霸风骚。 缗明饵香我知愧,愧尔一钩连六鳌。 |
| 家住千峰落照边。 移家三泖白鸥前。 东邻旧日秦侯隐,西路新巢衔叟还。 当日钓游频入梦,何事婚嫁送归田。 会须共跨青溪鹤,点易寒窗伴老仙。 |
| 采莲时候慵歌舞。 永日闲从花里度。 暗随苹末晓风来,直待柳梢斜月去。 停桡共说江头路。 临水楼台苏小住。 细思巫峡梦回时,不减秦源肠断处。 |
|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
|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
|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磵远孙涧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感公语我泪沾巾。 |
| 清圣浊贤莫区分,一入愁肠功等伦。 石炉三日不举火,麴车过门齿生津。 松窗草玄亦已勤,好事勿谓秦无人。 呼儿但涤牛头爵,正恐壶榼来缤纷。 冻消讲舌流冰澌,寒破笑颊生红云。 爱酒未减子猷竹,岂可一无此君。 谪居无田种秫米,忘怀有诗上囊纸。 邻醅不隔一航水,却隔醉乡三万里。 |
| 微恙年来不易攻,远烦千里到关中。 寻常药饵何曾效,分寸针芒却奏功。 絷马未能留信信,趣装无奈去匆匆。 一尊酒尽伤离思,目断南鸿灞水东。 |
| 泗水入淮处,南边古岸存。 秦时有漂母,于此饭王孙。 王孙初未遇,寄食何足论。 后为楚王来,黄金答母恩。 事迹遗在此,空伤千载魂。 茫茫水中渚,上有一孤墩。 遥望不可到,苍苍烟树昏。 几年崩冢色,每日落潮痕。 古地多堙圮,时哉不敢言。 向夕泪沾裳,只宿芦洲村。 |
|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 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岂虑高鉴偏,但防流尘委。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 |
| 东周尊夹辅,西汉重行春。 风化本从召,河山来自秦。 选良出旧诏,出守必名臣。 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 宴杯深畏卯,湖水净连申。 重见甘棠咏,争传乐府新。 |
| 枫叶浓於染。 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浅。 又是秦鸿过,霁烟外,写出离愁几点。 年来岁去,朝生暮落,人似吴潮展转。 怕听阳关曲,奈短笛唤起,天涯清远。 双屐行春,扁舟啸晚。 忆昔鸥湖莺苑。 鹤帐梅花屋,霜月後、记把山扉牢掩。 惆怅明朝何处,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敛。 定苏堤、重来时候,芳草如翦。 |
|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
| 一办瞻祠像,形癯道自腴。 衣冠千载事,功力廿篇书。 老竹秦四皓,寒梅汉二疏。 纷纷麟阁画,章服里猴狙。 |
| 於越茫茫羁旅久,函秦落落笑谈中。 曲江烟月新春梦,寒食人家故国风。 此际一樽曾邂逅,他时相见更从容。 丈人笔力知强健,何事书来不吐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