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羽林出戍死忘家,坐作行趋听虎牙。 碧月初生弓入抱,青蛇不动剑藏花。 风吹细柳旗阴转,日过寒豀陈脚斜。 回笑书生头白早,空将笔砚战年华。 |
|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 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 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 而今老病都休也,起听秋声百感生。 |
| 偶在空手出州城,薄月田园住福清。 晚得次男陪笔砚,秋随举子省坟茔。 过淮不拟成僧去,挂纸谁能接迹行。 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 |
| 老来日月速,去若弦上箭。 方看出土牛,已复送巢燕。 清晨觅缣衣,正午废纨扇。 北窗小雨余,盆山郁葱蒨。 病体为之轻,一笑玩笔砚。 虽无颜柳工,挥洒亦忘倦。 纸穷墨渐燥,蛇蚖争入卷。 属儿善藏之,勿遣俗子见。 |
| 诗书无用戏侏儒,两序今犹见璧图。 末路弟兄知己少,中原人物似君无。 曲终湘水丝绳绝,书入昭陵笔砚芜。 珍重江南春信早,暗随梅萼到西湖。 |
| 一见情先熟,相同野外行。 林园仙士守,笔砚小童擎。 鸟上阶除近,冰悬石窦明。 知君吟易就,清思逼寒生。 |
| 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尘。 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 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 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入神。 |
| 相逢旧从事,新命忽临戎。 界上山河壮,军中鼓角雄。 朔风驰骏马,寒雪射惊鸿。 试取封侯印,何如笔砚功。 |
| 典刑惟二老,利禄等鸿毛。 士行贫中见,诗名犯后高。 苦心亲笔砚,冷眼看儿曹。 肥马轻裘辈,多应笑弊袍。 |
| 居近华林对白云,义风深可羡人伦。 儿孙尽得诗书力,门巷偏多车马尘。 楼上落霞粘笔砚,池边怪石间松筠。 乡闾岂独民迁善,阶砌无关鸟亦驯。 朱实垂庭红橘熟,清香袭坐药畦春。 他年好卜为邻住,悔葺吾庐洛水滨。 |
| 新诗忽相问,知我有如君。 陶令早还里,少游终守坟。 犂锄聊自课,笔砚未全焚。 时放出门步,仰天看过云。 |
| 笔砚工为崇,湖山若约盟。 坐忘非圣处,行乐且吾生。 一笑谁当会,孤斟句恰成。 何时却乘兴,雪外叩柴门? |
| 文字有缘曾弄墨,见来官小免咨嗟。 喜将笔砚传生计,不失诗书作世家。 字识姓名能指点,写因梨栗不倾斜。 着鞭莫落时人后,三十尘埃监汝爷。 |
| 怜君多病仍经暑,笑我微官长坐曹。 落日东轩谈不足,秋风北棹意空劳。 懒将词赋占鸮臆,频梦江湖把蟹螯。 笔砚生尘空度日,他年何用继《离骚》。 |
| 怜君多病仍经暑,笑我微官长坐曹。 落日东轩谈不足,秋风北棹意空劳。 懒将词赋占鴞臆,频梦江湖把蟹螯。 笔砚生尘空度日,他年何用继离骚。 |
|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 为爱诗书贤事业,肯羞葛练拙包缠。 经年上国劳归梦,一棹寒流放去船。 饱读陈编勤笔砚,书来寄我好文编。 |
| 笔砚生涯独善身,一区花竹四时春。 无求莫问朝廷事,有耻难交市井人。 帘外乌衣飞上下,窗前蜂蕊结轮囷。 鉴如居士东邻住,肯借霜豪为写真。 |
| 翰墨膏肓二十年,才亲笔砚便垂涎。 东阳鱼卵寒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 一日秃除千兔颖,霎时磨尽万松烟。 洛阳市上今无价,直欲昂头写碧天。 |
| 修篁簇径出林椒,可与游人避俗嚣。 曲槛隔花安笔砚,小窗延月伴箪瓢。 红藤引蔓移山豆,绿叶分葩植水蕉。 到此每怜清气别,可堪寒夜雨潇潇。 |
| 时丰公事少,笔砚任横斜。 环郭江山秀,人情等物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