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
| 高鸟知还久倦飞,分甘万里迈王畿。 虎头食肉侯何用,鸡舌含香事已违。 博望寻源经月去,长卿喻蜀暂时归。 寄言玉笥云中客,终拟相从采蕨薇。 |
| 匣有青萍笥有书,西风只影渡江湖。 剩收岳麓春前景,写入新诗胜画图。 |
| 奇峰如繖见遥青,玉笥山头地有灵。 三径荒凉丞相隐,一篇清绝放夫铭。 孤标竦处天门近,直影圆时日御停。 谁蹑严梯访遗迹,远孙高谢在鸿冥。 |
| 荞麦花开山翠飞,腰镰翁孺愁相依。 金川道上风浪急,玉笥山前烟火微。 长鲸已堕黄石矶,大将犹搴龙虎旂。 翩然扬袂者谁子,陌上酣歌缓缓归。 |
| 陶陶兀兀。 醉乡路远归不得。 心情那似当年日。 割爱金荷,一碗淡莫托。 异乡薪桂炊苍玉。 摩挲经笥须知足。 明年细麦能黄熟。 不管轻霜,点尽鬓边绿。 |
| 问君孤棹去可之,玉笥春风楚水西。 山上断云分翠霭,林间晴雪入澄溪。 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
| 问君孤棹去何之,玉笥春风楚水西。 山上断云分翠霭,林间晴雪入澄溪。 琴心酒趣神相会,道士仙童手共携。 他日时清更随计,莫如刘阮洞中迷。 |
|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 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 诗陪亚相逾三纪,石笥烟霞不共攀。 |
| 未答前书每有惭,忽收近讯自开缄。 缴回玉笥山人号,换得金门羽客衔。 石鼎联诗尘满砚,竹宫应制草盈函。 可怜予与君俱错,投老方思卸戏衫。 |
| 沙场诸子弟,少小尽晞颜。 迎我五经笥,归来七岛山。 朝游松子洞,暮宿惠人湾。 讲罢西风里,扁舟早送还。 |
| 廿载神交意气同,相逢有泪洒阴风。 箯舆拟作五经笥,圜室今为一亩宫。 狱吏未能书牍背,侠徒那得载车中。 天王何日封三府,不使沉冤射白虹? |
|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 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 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
|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 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 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青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
| 闲处工夫要破除,茅堂一枕黑甜馀。 漆园栩栩看成蝶,边笥便便旧贮书。 扫尽机心还罔象,了无行迹便华胥。 故人千里能知我,远寄月团供燕居。 |
| 偏得人间谤与名,盖棺方定伯夷清。 五经笥满风云壮,百尺楼高星斗横。 明月照庭香不断,狂飚吹雪意如生。 河汾回首成今古,礼乐犹将致太平。 |
| 桑柘枝空叶作堆,斜阳更著角声催。 云归玉笥茫茫去,水下兰亭曲曲来。 稻垄受犁寒欲遍,渔船入市晚争回。 貂裘破弊霜风冷,愁对青灯拨瓮醅。 |
| 小卷常随行笥中,希逢时雨得相同。 今朝润景当前证,始觉传神有独工。 |
| 玉笥开山远,金坛瞰谷重。 灵光流世界,瑞气浑春冬。 险涩千盘磴,参差百转峰。 宿云长抱殿,游鹤不归松。 虎涧泉为雨,鲸楼石作钟。 韭抽尧叶净,桃发汉花浓。 道士随黄犊,仙人驾赤龙。 丹炉七焰灭,琼箓九霞封。 乱竹通飞佩,繁芝碍放筇。 愧为福地客,叨蹑羡门踪。 |
|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亚荥阳郑。 不坠家声五百年,桂籍相望三叶庆。 上人猛谢区中缘,破冠投栉还童颠。 寸灰已灭五经笥,来入辨才无碍禅。 我窃官粮众人後,相逢宛是平生旧。 一闻南国白头吟,万媿西风碧云陋。 老鹤终辞鸡鹜群,谁将断绠绊浮云。 它日传衣度梅岭,解留何语与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