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门万户人听劝,好结良因。 恤念饥人。 共设三冬粥济贫。 福弥臻。 一抄半撮慈悲米,功行非轻。 远胜看经。 恻隐之心达玉京。 注仙名。 | 
| 晨粥山中行,落叶响步武。 委曲访隐逸,清谈销百虑。 老汤瀹苦茗,宿火煨山芋。 却照夕阳归,家人不知处。 | 
| 弟为龟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复何之。 今彤史笔嗟谁炳,古锦囊诗独姊知。 起絮撒盐才有间,燎须作粥力安施。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 
| 折脚铛中,二时粥饭随缘过。 东行西坐。 不识而今我。 坏尽田园,终日且婆和。 还知麽。 锥也无个。 肘露衣衫破。 | 
| 画出不堪,弃智杂毒。 赞之不是,厌身桎梏。 一十三处坐道场,二时粥饭何曾足。 日裹夜行,投明暗宿。 | 
| 范阳卢以仕南迁,卜宅空山不计年。 间气有钟超象类,美材无匠制方圆。 谁能判断风旛话,等是追随粥饭缘。 携客同来又同去,浮屠依旧插苍烟。 | 
| 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饧。 无奈春风输旧火,遍教人唤作山樱。 | 
| 化彼三千七十士,唯恐迷流增嫉妒。 不患寡而患不均,后代绵绵常贵富。 我道无心粥饭缘,饥餐渴饮全无措。 一家有事百家忧,心净还如佛净土。 庐陵米价也寻常,一粒破时全体露。 | 
| 只个长行粥饭僧,江南江北震乾坤。 而今又却随他去,讨甚杨岐八世孙。 | 
| 亢阳久不雨,夏景将及终。 禾稼纷欲槁,望霓切三农。 祠神既无益,老壮忧忡忡。 灊粥不得继,何以至岁穷。 予为兆民主,所忧与民同。 仰首瞻紫微,吁天抒精忠。 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 施霖贵及早,其必昭感通。 翘跂望有淹,冀以苏疲癃。 | 
|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蘖,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 
| 二十年前尘路忙,如今都住寂寥乡。 梅花时节溪山好,菜粥人家门户香。 否往泰来天外事,早眠晏起枕中方。 案头只有尧夫集,参得透时滋味长。 | 
|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 夜来微雨洗郊坰。 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 使君高会有余清。 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 
|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感兴时。 草地耕牛方有犊,花村吠犬那生蝥。 麦青未必三时粥,桑绿其如二月丝。 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 | 
| 罢官来就湖州住,为爱双流贯一城。 僦屋本非嫌僻静,开窗正要纳空明。 鱼是幸要随宜买,饘粥何妨逐渐营。 况有双梅供索笑,昭琴底处有亏成。 | 
| 心知一字不堪煮,矻矻穷年黄卷中。 食粥由来未为过,储瓶况乃嗟屡空。 令君好贤媲韩愈,贱子受赐惭卢仝。 春水从教绕舍北,痴儿不复啼门东。 | 
| 孤禅抖擞起僧毡,挂钵寒藤著瘦肩。 破夜无私看霁月,开华不染出泥莲。 底心众事水云饿,何处人家粥饭缘。 寄语毗耶老居士,相投莫怪唤春眠。 | 
| 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 消焉息焉,路入清关别有天。 尘不到,暑不到,行亦禅,坐亦禅,高蹈威音未朕前。 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 | 
| 辨道焚修练性根,应时粥饭益真元。 斋馀有报君恩重,寿祝无疆帝道尊。 | 
| 芜蒌问古亭,春入饶阳城。 豆粥君王远,壶浆刺史迎。 地凉宜牧马,塞近惯调兵。 为寄井泉石,老来思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