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无多子,久长难得人。 念念坚不退,堪作了事身。 不消心外觅,堂堂本法灵。 十方佛共语,更不费精神。 普庵如是道,何患不圆成。 |
| 疾雷破柱识工臣,急雨冲泥见故人。 斗酒为浇新意气,老夫笔底亦精神。 |
| 宇法微茫久失真,时闻鼎贴尚精神。 小诗试向铃斋乞,近舍远求公勿嗔。 |
| 风飘淅沥闹诸邻,却扫衡门溷世尘。 天气清明秋意熊,夜光浮动月精神。 流年渐觉侵双鬓,生理从来付大钧。 临水便同濠濮趣,翛然鱼鸟自亲人。 |
| 籍甚张京兆,精神满腹中。 才高解牛刃,手敏运斤风。 河浒恩波远,廛间狡穴空。 章台旧时柳,无复映金狨。 |
| 沿溪复践云,云边访道人。 水声齐入耳,由色来遶身。 闻君话经济,使我开精神。 少微星在此,飞诏何因循。 |
| 人生七十为鬼邻,已觉风光属别人。 莫待朝廷差致仕,早谋泉石养闲身。 去年河北曾逢李,今日淮西又见陈。 寄语姑苏孙刺史,也须抖擞老精神。 |
| 玉册宗昭考,宁王德比纯。 宫庭天事业,庙室祖精神。 遣奠俄廞马,书言痛获麟。 人穷天亦慼,雨雪故连春。 |
| 昔岁阽危日,烦公疋马来。 人心成胜势,天理是良媒。 抖擞精神集,扶持气脉回。 黄宫才十点,有许到葭灰。 |
| 明知儒道本同流,未了因缘不自由。 紫府寥阳随念到,红尘辛苦几时休。 精神尝与天来往,驱壳不知谁滞留,穹壤岂无陆修静,知君认得故吾不。 |
| 宋武当年迹已陈,荒台寂寞几经春。 一番栋宇从头葺,四面轩窗入眼新。 陡觉江山增气象,更添风月愈精神。 老夫无处逃炎暑,领客时来一岸巾。 |
| 画得几成,精神许清。 秋高月转,天淡河横。 出家如有以,处世似无情。 而今闹里相将去,拨动眉毛眼更明。 |
| 山林有福足慈云,一耐中閒百废新。 诗榻话香来雅伴,斋钟声好撼禅邻。 红颜药力如平日,青眼梅花又小春。 欲赞法身安稳处,年年松竹长精神。 |
| 淳佑更兹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 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 千载龙云符气运,一堂鱼水会精神。 地寒燕谷须钧播,挥手东风造化仁。 |
| 今朝季冬朔旦,岁月不可把玩。 各请打办精神,了却未了公案。 有我即病生,无我即病灭。 我病两俱非,万里一条铁。 |
| 颓龄厌浊暑,瘦骨便清秋。 蓐收方回镳,灏气横九州。 老鹤生精神,孤松郁飕腮。 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 既蠲膏肓疾,复洗热恼忧。 斟酌楚人赋,并作商声讴。 |
| 柯山瑞,云路玉桥横。 六月天香琼蕊秀,千年人瑞昴星明。 风露湿麒麟。 廊庙器,冰雪照精神。 妙世文章凌贾马,致君事业富姬衡。 松桧倚青青。 |
|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般俱是春风绿。 此际全然许和气,於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
| 一片禅心无用处,苹花溪上看垂纶。 也知白璧黄金贵,何似青鞋布袜贫。 吟畔山川生哭泣,笔头兰竹露精神。 如今云散泉流去,淡日凄风杂野尘。 |
| 銮坡荣拜锦袍新,雁荡行春作守臣。 无扰可回民气脉,有才能振国精神。 柝沈海峤三更月,草长池塘一雨春。 闻道铃斋少公事,肯分吟席与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