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途石马出纱笼,嘶起寰中雨后风。 吹散暮运孤月朗,危峦烟寺一声钟。 |
| 一机蜀锦著纱笼,不放纖尘到水宫。 但觉晓寒金掌重,仙人危立白云中。 |
| 上元灯火家家办,遍地琼瑶夜夜深。 衲被蒙头真老病,纱笼照佛本无心。 床头酒瓮恰三斗,山下麦田真百金。 乞我终年醉且饱,端能拥鼻作微吟。 |
| 饮散兰堂月未中。 骅骝娇簇绛纱笼。 玳簪促坐客从容。 已醉人间千日酒,赐来天上密云龙。 蓬仙清兴欲乘风。 |
| 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汉宫。 千乘宝莲珠箔卷,万条银烛碧纱笼。 歌声缓过青楼月,香霭潜来紫陌风。 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 |
| 银字笙箫小小童。 梁州吹过柳桥风。 阿谁劝我玉杯空。 小醉径须眠锦瑟,夜归不用照纱笼。 画船帘卷月明中。 |
| 金铺日月门将启,诸院争先画翠蛾。 高髻纱笼向何处,六龙床上看皇哥。 |
| 趋寺松杉夹径栽,解鞍流憩得莓苔。 尘昏金篆牌犹挂,灯暗纱笼殿不开。 老鹤就凉临古井,幽禽寻食下生台。 诗成漫记檐间柱,去矣何时复此来。 |
|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
| 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 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 |
| 秋园无艳色,特地起西风。 间向烟林翠,时呈霜片红。 霞光青汉襯,灯炬碧纱笼。 不解随松柏,染裁烦化工。 |
| 南楼紞紞下疏更,一点纱笼满院明。 映月疏梅入帘影,读书樨子隔窗声。 呻吟药裹身宁久? 汛扫胡尘意未平。 草檄北征今二纪,山城仍是老书生。 |
| 水轩檐幕透薰风。 银塘外、柳烟浓。 方床遍展鱼鳞簟,碧纱笼。 小墀面、对芙蓉。 玉人共处霜鸳枕,和娇困、睡朦胧。 起来意懒含羞态,汗香融。 系裙腰,映酥胸。 |
|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 地压龙蛇山色别,屋连宫殿匠名同。 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
| 彩山涌起翠楼空。 箫鼓沸春风。 桂娥唤回清昼,夹路宝芙蓉。 长步障,小纱笼。 偶相逢。 艳妆宜笑,隐语传情,半醉醒中。 |
| 石路深深著梵宫,绿阴截断出尘红。 春风杖屦閒忙外,明月山林醒醉中。 有酒何须白莲社,无诗可入碧纱笼。 归途自有儿扶笑,不用过溪劳远公。 |
| 十五年前忝一麾,公余尝得预言诗。 玉阶步武为霖早,云路风波得志迟。 浴凤池深春荡荡,观鱼台古草离离。 重来故老休相问,请揭纱笼看旧碑。 |
| 万骑南来驻不留,衣冠客此镇林丘。 寒岩碎裂从中起,乱水喧呜竟独流。 故物今惟存寓马,当年谁为指眠牛。 坟旁小寺终村俗,画柱纱笼护冕旒。 |
| 古谊寥寥千载间,却从宾主得窥斑。 道同元不分穷达,礼重何妨尚往还。 拄杖过桥声易识,壁纱笼墨句难攀。 篝灯试取丰碑读,名压三犀石更顽。 |
| 夭桃艳杏岂相同,红润姿容冷淡中。 披拂轻烟何所似,动人春色碧纱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