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汉微茫月渐低,风声正在草堂西。 莎根唧唧虫相吊,木末翻翻鹊未栖。 屯甲近闻如积水,守关不假用丸泥。 孤臣报国嗟无地,只有东皋更饱犁。 |
| 红映衡门夕照明,翠浮村巷暝烟生。 摇摇楸线风初紧,颭颭荷盘露欲倾。 数酌浊醪留客醉,一编疑义与儿评。 须臾散去人声寂,独数城头长短更。 |
| 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 鱼戏一篙新浪满,鸟啼千步绿阴成。 虹腰隐隐松桥出,鹢首峨峨画舫行。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 |
| 不嫌西照与朝曦,城郭谁知住翠微。 天幸外门才咫尺,欲陪杖屦夜忘归。 |
| 天地空无半点尘,翛然池馆浸虚明。 几更今古月常在,一片襟怀水共清。 风定波摇晴树影,鱼翻露泻翠荷声。 炎凉圆缺须臾事,我独於斯感世情。 |
| 小艇撑过第一桥,酌泉桥下掷诗瓢。 来游道院分荷供,拟拉吟僧遣鹤招。 暮霭直从渔笛起,月华高过塔灯遥。 且于静处偷清福,人海惊人涌似潮。 |
| 小阁凭虚看洛城,满川云物拱神京。 风从万岁山头至,多少烟岚并此清。 |
| 小阁清风岂易当,一般情味若义皇。 洛阳有客不知姓,二十年来享此凉。 |
| 密竹荫回塘,阴阴小院凉。 低回忘扇拂,独自懒衣裳。 弱蔓扶新绿,红蕖并晚香。 华胥愁不到,只在水云乡。 |
| 兀坐铃斋困郁蒸,举头忽见月华明。 兴来策杖园中去,聊复寻山听水声。 |
| 小阁於吾有大功,清凉冠绝洛城中。 自惭虚薄诚多幸,襟袖长涵万里风。 |
| 湖面轻烟起,前山渐不分。 钟声连寺答,人语隔船闻。 吟客衣生月,归僧笠带云。 及城门未掩,灯火已纷纷。 |
| 贪凉分石坐,野服岸巾纱。 竹暗鸣风叶,溪暄聚水花。 深村人语静,高树鸟飞斜。 不饮论文酒,敲碁煮夜茶。 |
| 林宫暑处薄,短簟逸人眠。 树击来时马,风称听处蝉。 药童清入画,道士默如禅。 忽忆山中雪,瘦梅逋老阡。 |
| 黑云涌起星月暗,急雨欲来天地凉。 精神飒爽动秋思,襟袖飘萧吹晚香。 石峰巉青菖蒲细,盆沼涨绿凫茈长。 此中何处得三伏,更听露井鸣银床。 |
| 侵床月白病全苏,掠面风清酒欲无。 渺渺塘阴下鸥鹭,萧萧秋意满菰蒲。 纵输烟渡横孤艇,也胜京尘暗九衢。 莫遣良工更摹写,此诗端是卧游图。 |
| 靡靡春事退,寂寂夏日长。 日日骑马归,卧此北户凉。 官事幸休逸,甘为白头郎。 朝出暮还家,悠悠愧路旁。 所欣药物灵,颇觉疾病康。 幸免三已愠,敢希五馈浆。 难堪七有余,不过三已尝。 呼儿且粝食,贫固士之常。 |
| 幽人新制葛衣成,二寸藤冠觉发轻。 净扫中庭延月色,缓拖拄杖听蝉声。 微凉便欲疏纨扇,小醉何妨倒玉罂。 八尺风漪真美睡,故应高枕到窗明。 |
| 曳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半落星河知夜久,无穷草树觉城荒。 碧筒莫惜颓然醉,人事还随日出忙。 |
| 杨柳阴阴映粉墙,密云藏雨晚来凉。 高荷欲出栏干上,笑挹红英吸净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