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欲言之固亦难,鬼神情状苦无端。 要之行尽吾人事,彼此何尝有两般。 |
| 此理从来自不疑,奈何於此不投时。 若还上下相通处,不是天心亦不知。 |
| 仁体从来不可名,方圆随处便成形。 要之自在初非力,以力为之恐失经。 |
| 游遍诸侯志不伸,困穷几与死为邻。 大哉博学称夫子,独有当时一党人。 |
| 子心俯仰一无欺,由也升堂尚不知。 疾病如何犹请祷,孰分上下与神只。 |
| 巍巍荡荡仰神尧,贤智奸邪混一朝。 无物不归吾造化,去天安得尚遥遥。 |
| 公山阳货本同谋,夫子如何较去留。 须信人心有真伪,故将直笔记春秋。 |
| 担板人多见一边,圣心思虑甚周旋。 方知大禹同夫子,彼此观之无间然。 |
| 一篇乡党尽威仪,夫子寻常岂自知。 若使区区故如此,其劳终亦不胜为。 |
| 做人真个亦诚难,临死犹将手足看。 今免一身非细事,一身之外更多端。 |
| 数峰遥指峡中山,渐喜岷峨气象还。 万里虎头华发将,只求生入玉门关。 |
| 烧纸船头祭水神,杯盘灯火夜青荧。 老巫得珓舟人喜,想象灵君醉未醒。 |
| 孔子於仁论不违,回心三月亦如之。 不违乃是回心事,心事如何子得知。 |
| 见得分明乃谓如,分明如此尚为疏。 莫於见处留形迹,方信心斋万象虚。 |
| 白首穷经恨不知,书生辛苦竟何为。 一朝闻道无余事,若较寻常死亦迟。 |
| 去尽江湾伴侣船,整帆徐出浦沙边。 风涛沃日心弥壮,老矣无因似昔年。 |
| 舟行必水陆行车,此地无桑只种麻。 安得野蚕生活万,化成丝茧遍家家。 |
| 峡内居人种石田,种成蔔瓠待江船。 船头老妪悲声甚,只博茶监不博钱。 |
| 白句方从万玉妃,安排红袖点春晖。 一寒自笑无毡客,三酌匆匆早赋归。 |
| 高邮少年有王令,豪气雄才海内无。 当日谈兵今可用,只愁遗像是癯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