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轿顶花枝尽闹装,游人未暮已心忙。 无端更被千株柳,展取苏堤分外长。 |
|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 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従来贵士衡。 |
| 南海人从东海归,新诗到日恰梅时。 捻梅细比新诗看,未必梅花瘦似诗。 |
| 平生贺老惯乘舟,骑马风前怕打头。 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
| 苦吟正在郊寒处,露草秋虫亦共悲。 过我聊当煮彭越,不须苦觅外孙词。 |
| 傥欲昌身诗莫时,折腰也莫叹凄凉。 上书假传非无例,慷慨相期入皂囊。 |
| 修眉画就莫求工,自昔常闻妒入宫。 不为无人芳自吐,也胜能白又能红。 |
| 汉诏元从漏网宽,可将数罟作惊澜。 幕中有此贤从事,我亦他时逭免冠。 |
| 句里兴怀快阁晴,独登长是费幽吟。 有兴能来故差易,真愁回棹似山阴。 |
| 长讶诗人七夺胎,天心月胁句中来。 更将花谱通香谱,输与博山烘炭煤。 |
| 风露高寒醉梦清,小窗香雾远嚣尘。 不须所七戏三昧,始信司花女有神。 |
| 忽见金丝嫋绮疏,又惊寒食到来初。 不知折尽西湖柳,插遍长安万户无。 |
| 住山何敢望他僧,只是游山也不曾。 可惜一条杉桧路,都将湿丁不教行。 |
| 笋舆冲雨复冲泥,一径深深只觉迟。 孤塔忽从云外出,寺门渐近报侬知。 |
| 吹箫人去竹房空,海内犹怜翰墨工。 最是西泠桥畔路,淡烟疏柳夕阳中。 |
| 已将勋业等浮鸥,鸟尽弓藏见远谋。 越国江山留不住,五湖风月一扁舟。 |
| 治道巍巍本易成,狂言安得略施行。 太平事业人皆见,不计封伦死与生。 |
| 西曲淅淅动高梧,目送浮云悟卷舒。 自是归心感秋色,不应高兴为鲈鱼。 |
| 绿玉枝头金粟团,可人风味胜红兰。 一枝携向金溪去,袖里谁知有广寒。 |
| 扰扰长途策马回,柴门寂寞画慵开。 清香一炷茶一啜,赖有高人数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