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均作天问,子厚为之对。 玄冥莫可诘,幻说多诡怪。 苍苍特其形,厥义了难解。 尼山自绝笔,人文已久坏。 果有司造者,应不终泯晦。 吾欲灰吾心,纳世于聋聩。 复为崆峒民,穴野奚土蒉。 |
| 昂昂青田姿,杳杳在轻素。 一身万里意,双目九霄顾。 钐钐羽翮利,竦竦骨节露。 君初本谁学,我恐必神悟。 得于想像外,看在绝笔处。 稷筌如复生,相与较独步。 |
|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
| 新诗绝笔声名歇,旧卷生尘箧笥深。 时向歌中闻一句,未容倾耳已伤心。 |
| 人生各有营,为吏最无策。 其间小黠者,但肯乘下泽。 绝笔光范书,扫迹翘才客。 早收畏涂身,未老归阡陌。 嗟予昧择术,误计真累百。 衰病始知悔,泯默每自责。 孤舟寄渺莽,尚恨江湖迮。 客来勿多谈,穷命不禁吓。 |
| 蛮牋免管少年时,几赋帘前祝寿诗。 三殿荷恩卿相看,两朝承宠帝王知。 寻穷太华高低景,念尽长安内外碑。 可惜篆文今绝笔,李阳冰后只吾师。 |
| 翠树不从青嶂出,蟠根却向屏中生。 黄獐引脰探绿叶,老猿护雏枝上惊。 獝然相顾见异态,谁言野物能忘情。 我来赏激绕屏下,亦疑此身林中行。 自古画工无画者,今得绝笔方传名。 吾庐昔在郧溪上,满溪桃花春水明。 |
| 蒿莱日日没幽居,时得新诗亦自娱。 为有远怀希稷高,或时飞梦见唐虞。 久谙末俗难谋道,益厌庸儿妄问儒。 绝笔断弦无意寄,笑将远目睨清虚。 |
| 卧痾传句宠称觥,归序仍能腹稿成。 十日死生逢绝笔,万流依倚失长城。 乱离残客原同命,博大真人不可名。 留咏荆轲一楼影,哀迎终古海涛声。 |
| 八郡恢成绩,江山入壮图。 风流羊叔子,才术管夷吾。 绝笔诗犹在,酬君志不渝。 经纶如有位,肯堕浅规摹。 |
| 生平志在立功名,谁谓才难与命争。 绝笔有诗形雅意,盖棺无地尽交情。 胸中时事何由展,天下人才不复评。 魂若有知宜自慰,子孙大可振家声。 |
| 范仙最所长,画牛诚绝笔。 围模大小定,毛孔不少失。 膊腕与腹胯,一牛动数日。 惟我颇得之,卧起尽纤悉。 |
| 出镇温陵重,邻邦赖设施。 未容推厚德,遽复见丰碑。 落日辉丹旐,凄风入素帷。 便知余庆在,绝笔看遗诗。 |
| 与鹰写真惟楚公,与公作歌惟老杜。 画托此歌以不朽,至今人诵抟空句。 相传妙画旧通灵,乌鹊不敢巢庭树。 饥未饱肉资远击,凛然戴角乃顾。 枯枝绝笔半已讹,飞鸟脱字无缘补。 好事能来一赏音,不必移之在缣素。 |
| 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 忍看垂绝笔,谁续断弦音。 精爽今如天,衣冠恨更深。 却嗟蜍与志,处世漫侵寻。 |
| 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隐居溪上宅,清酌涧中泉。 慷慨伤时事,凄凉绝笔篇。 三篇遣稿在,当并史书传。 |
| 蔡公绝笔山川歇,荔子萧条二百年。 选貌略如唐进士,慕名几似晋诸贤。 岂无品劣声虚得,亦有形佳味不然。 题遍贵家台沼后,请君物色到林泉。 |
| 博洽推诸老,胸中几石渠。 暮年终反约,精义本无余。 羲易忘言后,楞伽绝笔初。 长归应不憾,旧学尽成书。 |
|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磵远孙涧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一世虽屈九原伸,所以绝笔于获麟。 我之拟赋非厥伦,感公语我泪沾巾。 |
| 倘来事已付茫茫,朝野皆知故态狂。 视草偶曾称学士,看花未了失台郎。 贾生作赋先扬马,屈子分骚与景唐。 绝笔且宜高束起,要赓黄鹄和芝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