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世怀吾愿,今年得此辰。 朝廷用和议,疆场有閒人。 地喷双龙沫,云藏五老身。 天寒林影薄,斜日照衣巾。 |
| 吾闻大幻师,种种示方便。 虽於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琅,乃有罗汉面。 殷勤作礼相,形质皆可辨。 初观顶相殊,次观双足现,僧袍如轻绡,风举势转旋。 得非方广尊,影落此石片。 千年磨不尽,若坚金百炼。 我来一瞻敬,赞叹未曾见。 摩挲谛玩久,欲去反留恋。 叮咛善守护,尊者俱神变。 会当清夜阑,神光照金殿。 |
| 千金不换。 壁上阿罗汉。 古怪清奇君细看。 画是如来变现。 天龙鬼物青红。 断崖流水孤松。 知在野芳亭上,恍然兜率天中。 |
| 大阿罗汉十有六,一一腾空见人足。 手持贝叶坐禅林,称不动尊惟我独。 |
|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 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 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 卷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
| 驻车凌云山,虽在官府中。 平生著幽禅,意与方袍同。 已杖菩萨竹,更来罗汉松。 天姿特高洁,厚叶非蒙茸。 铜柯既夭矫,玉薤仍青葱。 上有五百士,下笑十八公。 皆披闍黎衣,如坐浮屠宫。 勿谓默不语,说法声摩空。 |
|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 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 |
| 能以一切声闻佛,能以法忍出世法。 宴坐分身应十方,不取涅盘自饶益。 伏住泥沙观止水,中有菩萨清凉月。 无明风起作浪波,方会如来同觉海。 |
| 万山相倚碧漓岏,灵鹫一峰圣贤宅。 如来往昔经行处,林泉鸟兽皆逆向。 清净眷属千五百,无日不闻钟磬音。 阎浮提中大福田,莲花会上菩提记。 |
|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 |
| 斑斑之兽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舆卫。 小僧奉施军持水,弭耳来受救渴供。 胸中猛虎自调服,是故异物成一家。 我观阎浮提众生,同床猜忌若冰炭。 |
| 稽首具六波罗密,稽首得无生法忍。 稽首佛敕久住世,稽首救世不倦者。 天上人间福田施,心无高下依佛慧。 遍与有情作功德,故受孔雀堕尾供。 |
| 驾羊超出风火宅,跨兔求度生死河。 者乘如来初方便,自彻海漩三昧底。 三乘如来悲愿力,身如光影现十方。 持经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离欲者。 |
| 休论至后日相催,乘兴篮舆到岭隈。 风竹尽摇花玉玦,云山浑作烂银堆。 须知此日逢僧话,不减当年访戴回。 更喜彭君真我辈,溪流渡马肯相陪。 |
|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 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 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
| 持轴山中大慈圣,普应诸供作佛事。 虽设大铃金删杵,如世休马櫜弓矢。 龙女来献九渊珠,无心奉施无心受。 清净之众见寻常,相视还如土木偶。 |
| 香醉山中夏木阴,来禽磊磊承风雾。 山鸟冲飞堕圣前,小僧澡雪羞时供。 胡奴知是说法时,故奉金炉听时事。 有说法相无言说,无说无闻是真说。 |
| 八万四千宝浮图,不如一念心清净。 惟此有相擅施福,三涂八难所依怙。 佛以一花示迦叶,笑中有刀世不解。 而以法尽付诸人,深藏宝骨待梅里。 |
|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请故入涅盘。 佛身常寻法界住,非其境界故不见。 未法众生蒶福田,众魔染衣汗戒律。 稽首那迦住世间,令我常生遇佛想。 |
| 庞眉寂默坐空禅,万年一念无缘促。 手珠犹作奢摩他,寄迹普贤修万行。 梵天来献瑜伽具,问人亲见也尊来。 拨开眉目示梵王,诸天皆得法眼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