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东楼阁连云起。 冠绝辰州市。 莲灯初发万枝红。 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 花衢柳陌时年时静。 刬地今年盛。 棚前箫鼓闹如雷。 添个辰溪女子、舞三台。 |
| 无情世事催人老。 不觉风光好。 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作元宵。 承平父老头颅改。 就里襟怀在。 相逢不忍更论心。 只向路旁握手共沉 |
|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 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 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
| 真香秀色盈盈女。 一笑重阳雨。 不应解怯晚丛寒。 眼底轻罗小扇、且团团。 吴云楚雁浑依旧。 更把金英嗅。 鲜鲜未恨出闺迟。 自许平生孤韵、与秋期。 |
| 翻翻翠叶梧桐老。 雨后凉生早。 葛巾藜杖正关情。 莫遣繁蝉容易、作秋声。 遥空不尽青天去。 一抹残霞暮。 病余无力厌跻攀。 为寄曲阑幽意、到西山。 |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 天台洞口桃开了。 无柰刘郎老。 多情何苦叹途穷,人与花枝,都在暗尘中。 个人那日犹痴小。 帘底秋波渺。 别来几度见春风。 应是门前,花落 |
| 天台洞口桃开了。 无柰刘郎老。 多情何苦叹途穷,人与花枝,都在暗尘中。 个人那日犹痴小。 帘底秋波渺。 别来几度见春风。 应是门前,花落 |
| 湿红笺纸回纹字,多少柔肠事。 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 南楼风月长依旧,别恨无端有。 倩谁横笛倚危阑,今夜落梅声里、怨关山。 |
| 飞花自有牵情处,不向枝边坠。 随风飘荡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 楼中翠黛含春怨,闲倚阑干见。 远弹双泪惜香红,暗恨玉颜光景、与花同。 |
|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
| 一杯薄酒休辞醉。 愿一千二百岁。 白云长伴此身闲,桂月苹风,分取壶天。 鹊炉香黄金尾。 庭院生秋意。 倒倾银汉作流霞。 胜看蟠桃,碧 |
| 使君欲醉离亭酒。 酒醒离愁转有。 紫禁多时虚右。 苕霄留难久。 一声歌掩双罗袖。 日落乱山春後。 犹有东城烟柳。 青荫长依旧。 |
| 直将刘碧玉。 来过阴丽华。 秪言满屋里。 并作一园花。 新藤乱上格。 春水漫吹沙。 步摇钗梁动。 红轮被角斜。 今年逐春处。 先向石崇家。 |
| 帐中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 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骓欲下重相顾,艳态花无主。 手中莲锷凛秋霜,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 |
| 木兰舟稳桃花浪。 重到清溪上。 刘郎惆怅武陵迷。 无限落英飞絮、水东西。 玉觞潋滟谁相送。 一觉扬州梦。 不知何物最多情。 惟有南山不改、旧时青。 |
| 犀比六博消长昼,五白惊呼骤。 不须辛苦问亏成。 一霎尊前了了见浮生。 笙歌散后人微倦,归路风吹面。 西客落月荡花枝。 又是人间酒醒梦回时。 |
|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
| 天涯也有江南信。 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 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
| 春风吹到深深院。 添个人针线。 莫言生女不妒儿。 二郎不做、有门楣。 一家姊妹盈盈地。 兄弟同欢喜。 彩丝从此不须添。 看取碧纱帐内、有人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