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秋栖遯兴偏浓,秋日山光望欲空。 圆纹被水川涵雨,碎影翻林树带风。 群山绵亘多连峡,微水潆洄只向东。 各有田园归未得,追陪强欲备邻翁。 |
| 群山低首避乌龙,行道尺看翠倚空。 地设中原如此险,人无斗志若为功。 九重颇觉天门近,一卒能当蜀道雄。 细酌粉泉庵下水,泠然归去御刚风。 |
| 世路机关险似棋,未逢好着费支持。 但能不作亏心事,何往非吾得意时。 草着雨余青转耐,发因闲里白偏迟。 一湖水影群山聚,朝暮相看消几诗。 |
| 今晨霜露肃,爱此群山秋。 夭桃薄照日,乃是丹枫稠。 草花无名字,正类黄菊幽。 一筇步涧阿,聊复舒我眸。 雁声一何高,渺渺关山愁。 林间有橡栗,岁晚行可收。 |
| 衮衮群山俱入海,堂堂背水若重闉。 怒号悬瀑从天下,杰立苍崖夹道陈。 晋宋至今堪屈指,东南如此登无人。 结庐作对吾何敢,聊向樵渔寄此身。 |
| 为学平生不究源,未妨绝顶上慈恩。 塔高俯视群山小,江阔能容巨浪喧。 人每中登难脚力,谁於高处领天根。 须信平生为基址,基址牢时德业尊 |
| 乔木绕舍如绿帏,群山四面寒参差。 春禽入秋啼自别,早云到暮归常迟。 庭前好菊欢饮酒,案上佳纸邀吟诗。 闲居数月兴便野,浑忘簿书相聒时。 |
| 玉界琼田处处村,群山缭白晓云昏。 圣君缟素天垂应,三白飞花奉至尊。 |
| 江头数群山,骈踪各峥嵘。 兹山挺秀出,乃以三山名。 三山戟拔立,离合烟云横。 巨麓截水出,石转为微行。 倒影射江北,阴森如未晴。 盘涡触岸去,势若蛟龙争。 狭岸束洪流,突怒起不平。 舟楫复往来,立者胆为惊。 |
| 泽中有火犹为革,焰出方池更异常。 气烈群山酣土赤,阳潜深地液硫黄。 书生考订言虽确,造化工夫理甚彰。 君看舆薪一杯水,物因偏胜故为强。 |
| 风积同雪凝,飞花际八寰。 碧流连远水,玉立认群山。 戎马逾猖獗,生民政险艰。 兔园歌吹地,回望损朱颜。 |
| 高僧俗纵目,桥上建横亭。 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 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看尽朝昏景。 天涯一画屏。 |
| 谁书吾姓揭亭颜,栋宇飞腾气象完。 谷口秋风吹鬓发,海东朝日上兰干。 地高顿觉群山小,天近须知六合宽。 三到岩扉殊不厌,异时长向画图看。 |
| 雕甍画栋对群山,远目增明尽日看。 无奈人心多险伪,须求拳石作峰峦。 |
| 今朝山色好,不似未晴时。 路转沙汀出,桥回榉柳移。 群山来衮衮,积水去披披。 云叶多奇态,苹花弄晚姿。 人家机杼急,野寺鼓钟迟。 欲去不得去,冥搜足此诗。 |
| 雅意老山林,每作山林趣。 引领山林景,赋咏山林句。 岚光增日夕,林风度朝暮。 时时携筇归,群山送归户。 |
| 清溪浮天光,北骛而西折。 群山合沓来,断作青玉玦。 中围万家邑,箫鼓乐芳节。 仲春卉木丽,红绿晚明灭。 重楼压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断还续,谷鸟鸣复歇。 兴阑未能反,留酌待芳月。 |
| 平生文字饮,真积力已久。 温故忽若醉,卯饮不待酒。 昏然亟步武,快哉绕衡陋。 水阔夕阳红,雨余群山秀。 |
| 山色侵衣冷,异气作心赏。 岭月闻凤笙,松风吹鹤氅。 碧池绉澄绿,群山发清响。 以此助萧闲,欣然同击壤。 |
|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