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道催宣召,传呼入翰林。 堂高初上玉,带重更垂金。 烦悉周公诰,丁宁葛亮心。 调元知有日,天意向君深。 |
| 君游帝里共喧喧,我向溪边独悄然。 工部声华穷委地,翰林风骨醉看天。 朱门想少投封状,两制应多借盛编。 佇听彤庭呈试罢,龙头相让一人前。 |
| 青阳云水去年寻,黄绢歌诗出翰林。 投辖暂停留酒客,绛帷斜系满松阴。 妖人笑我不相问,道者应知归路心。 南去南来尽乡国,月明秋水只沉沉。 |
| 姚魏纷纷殆百家,天香一出自无譁。 伤多莫厌扶头醉,贵少翻嫌满眼花。 康乐旧闻宜水竹,翰林新调带烟霞。 从渠草木呈新巧,终愧吾公正且葩。 |
| 盘石山深鸟相呼,常忧草木侵樵苏。 子孙存者亦牢落,安得上冢来鸿胪。 忆初起家声烜赫,翰林主人嗟莫及。 只今若使翁不亡,再试南宫期第一。 传郎十四如我长,骨骼已似能文章。 阿翁穿杨有旧箭,传乎勉力不可忘。 |
| 翰林万里出峨嵋,曾受开元帝异知。 只道高爷能毁鬲,无端环子亦嗔痴。 空传飞燕当时句,难觅骑鲸以后诗。 的是长庚星现世,秕糠伯友与王师。 |
| 暂辞天禄请名藩,养志安贫道可尊。 南国士歌阳羡政,东州人识翰林孙。 重兴阙里诸生学,好荐徂徕一子恩。 平日皂囊应草疏,由来忠谠出家门。 |
| 谢卫将军怜苦吟,袁临汝郎遭赏音。 风流人物岂如昨,形胜江关留与今。 控鲤直思淩浩渺,然犀何假照幽深。 莫招捉月翰林老,屈曲尘间犹陆沉。 |
| 素唇紫锦背,浆味压蚶菜。 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 王都有美酝,此物实当对。 相去三千里,贵力致以配。 翰林文章宗,炙鲜尤所爱。 旋坼旋沽饮,酒船如落埭。 殊非北人宜,肥羊噉脔块。 |
| 争观苏翰林,未识李北海。 独能亲话言,异彼想风采。 彷徨计拍马,留滞搴兰茝。 匹马候南还,轻舟即东汇。 |
| 山色*蓝,溪光鉴玉,天流转精神。 鹤盘松顶,松下坐高人。 好个寿星图画,爱花间、流水长春。 侬知否,此山老子,元是宰官身。 胸蟠书万卷,翰林才调,独次冠巾。 是僧中龙象,天上麒麟。 送客虎溪三笑,溪头、鸥鹭相亲。 香一瓣,祝公眉寿,双*碧嶙峋。 |
| 五色箱中绛服春,笏花成就白鱼新。 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 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间尘。 翰林同贺文章出,惊动茫茫下界人。 |
| 过了元宵,见七叶蓂又飞。 恰今朝、昴宿降瑞。 初度果生贤,尽道丰姿绝异。 翰林人物,云霄富贵。 自栖鸾展骥。 迤逦黄堂,每登要路无留滞。 暂归来,访松菊,趣装行用济。 增崇福禄,寿延千百岁。 |
| 翰林遗迹镜潭前,孤峭高僧此处禅。 出为信门兴化日,坐当吾国太平年。 身同莹澈尼珠净,语并锋铓慧剑坚。 道果已圆名已遂,即看千匝绕香筵。 |
| 句法参同李翰林,风流依约谢宣城,放怀应喜醉三日,听曲知无误一声。 箬叶露方高石室,桂枝香谱度银笙。 西湖东观迟归去,相就盘跚勃窣行。 |
| 华颠淡色催人老,造化无功春不早。 翰林风月恣推排,万马一空三峡倒。 冷暖从渠入世情,孤真为我参幽抱。 单于未觉鼎鼐催,不与人间障烦恼。 |
| 翠羽雕虫日日新,翰林工部欲何神。 自悲由瑟无弹处,今作关西门下人。 |
| 翰林江左日,员外剑南时。 不得高官职,仍逢苦乱离。 暮年逋客恨,浮世谪仙悲。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词。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 |
| 进由孤士列华簪,曾对薰风和舜琴。 资善体行貂竖肃,议郎疏出马群喑。 畿民犹说张京兆,宫媛皆知李翰林。 麾去招来关气数,浩穹于此本无心。 |
| 草玄亭前老侯芭,赠我鞓红三朵花。 一春风雨伤麦麻,天香何事来山家。 且劝花王一杯酒,更祝花王千万寿。 洛阳名苑今在否,未必开花大如斗。 有花可赏不负春,红紫转眼俱成尘。 酣歌谁识李翰林,酒楼柳絮愁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