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暝色入招提,昏鸦已不啼。 诸僧空院出,老子独山栖。 堂面无人北,天形尽日西。 寂寥应不恨,吾道与时睽。 |
| 东浙饥难住,西湖远不多。 好辞松叶面,来听竹枝歌。 水屋花千绕,岩林锦一窠。 秋深道途好,老子亦婆娑。 |
| 客上高楼春已非,山花无语野禽啼。 未论老子从前事,且看涪翁以后题。 汴水悠悠云尽处,襄州漠漠月明西。 登临岂是为行乐,试倚长风听鼓鼙。 |
| 寺在猿啼外,都无俗到来。 岸花开且落,水鸟去仍乃。 果落方知熟,诗成未费才。 逍遥此中意,老子兴悠哉。 |
| 闽岭浮沈二十年,归心日夜梦江天。 谩题甲乙烦君看,若说功名只自怜。 造物小儿知薄相,个中老子已忘筌。 一筇闻作东南去,岂欲求人左海边。 |
| 早诵相如赋,知渠旧姓卢。 花香冰里见,风味药中须。 细雨同梅熟,清声混乐呼。 山禽嗔老子,拍竹护金珠。 |
| 老子今朝喜有余,房栊新毕得安居。 炉红毡暖不出户,木落窗明常读书。 浮蚁撇尝人散後,蹲鸱煨熟雪飞初。 颓然自适还终日,殊胜隆中卧草庐。 |
| 老子人间自在身,插梅不惜损乌巾。 春回积雪层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石家楼上贪吹笛,肯放朝朝玉树新。 |
| 年半为郎妇,郎去戍采石。 又云戍濠梁,不得真消息。 半年无信归,独自宋罗帏。 西风吹妾寒,倩谁寄郎衣。 姑老子在腹,忆郎损心目。 愿郎征战早有功,生子有荫姑有封。 |
|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 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
| 晚上危楼望碧岑,云烟开阖弄晴阴。 见前鸥鹭移心法,何处鸱枭过耳音。 好雨十分催暑驾,凉风一宿动秋砧。 谁怜老子思乡泪,滴向鄞江未是深。 |
| 老子从来不为名,放教心地到和平。 庭前草色知春近,窗外梅花终夜明。 纸帐梦回移月影,石溪流数失滩声。 吟边莫问红尘事,只住茅茨亦自清。 |
| 鱼去游濠上,鴞来止坐隅。 吉凶终我在,忧乐与生俱。 决定不是物,方名大丈夫。 今观由也果,老子欲乘桴。 |
| 老子今朝不用扶,雨凉百病一时苏。 扇题杜牧故园赋,屏对王维初雪图。 把钓溪头蹋湍濑,煎茶林下置风炉。 个中莫谓无同赏,逋客能从折简呼。 |
| 枯蓬万里寄飘风,晚落江头号放翁。 冉冉流年秋镜里,悠悠残梦晓笳中。 扫除药裹病良已,弃置酒杯愁自空。 闲处固应容老子,卧看年少起新丰。 |
| 南山北山高嶙峋,朝雨暮雨断江津。 时人正作市朝梦,老子已成云水身。 希世强颜心自媿,闭门谢病客生嗔。 天公何日与一饱,短艇湘湖自采蓴? |
| 武皇好赋网群英,犹记龙颜赏墨卿。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纱笼里本无名。 唐诗卒使张穷瞎,国语能令左失明。 老子一生嗜章句,故应天罚遣偏盲。 |
| 古书蹖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 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 壁中科斗经传写,甕里醯鸡味笔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
| 客中重上倚层台,天阔云收八面开。 雁带岳阳秋晓过,浪涵巴峡影西来。 诸营种柳今何在,老子登楼得几回。 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问寒灰。 |
| 已近江南煮酒天,单衣时节更重绵。 女郎斗草频呵手,老子看花剩耸肩。 归燕迎风帘外语,新鹅怯水岸问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难禁故放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