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皇好赋网群英,犹记龙颜赏墨卿。 白玉牒中曾有草,碧纱笼里本无名。 唐诗卒使张穷瞎,国语能令左失明。 老子一生嗜章句,故应天罚遣偏盲。 |
| 古书蹖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 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 壁中科斗经传写,甕里醯鸡味笔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
| 客中重上倚层台,天阔云收八面开。 雁带岳阳秋晓过,浪涵巴峡影西来。 诸营种柳今何在,老子登楼得几回。 自是江山雄壮处,兴亡不必问寒灰。 |
| 已近江南煮酒天,单衣时节更重绵。 女郎斗草频呵手,老子看花剩耸肩。 归燕迎风帘外语,新鹅怯水岸问眠。 雪如柳絮絮如雪,醉眼难禁故放颠。 |
| 理官食木遥遥胄,一姓而今万顷麻。 浑道娄公能耐事,惟余老子未通家。 行经阊阖云生足,归到方壶雪弄花。 休丐一麾江海去,且扶尧日度清华。 |
| 秋水蓝桥一尺强,愁闻玉杵捣玄霜。 东篱老子乌纱薄,西郭佳人翠袖长。 古寺竹深禅榻静,晴窗花落砚池香。 西风鹤背三更梦,笑看璚花作醉乡。 |
| 老子庐东信手栽,今经乱后帝累累。 天风暗拽云裳裉,晓日浓潮酒脸回。 向上可怜无佞处,从旁只恐有偷来。 清晨笑摘抄枝熟,且献千年王母杯。 |
| 老子平生不附炎,雪间炉炭晚间添。 红光乱拆银花碎,翠焰双抽柳叶尖。 爱惜麒麟牢禁手,驱除盐絮密垂帘。 急分一炬牵船底,岸上霜风正似鎌。 |
| 老子残年未易量,出门随处得彷徉。 窗棂日淡僧房暖,灶突烟青旅甑香。 浊酒可求敲野店,旧题犹在拂颓墙。 闲来又取丹经读,夜就松明解布囊。 |
| 残年真欲数期颐,一事无营饱即嬉。 身入儿童斗草社,心如太古结绳时。 腾腾不许诸人会,兀兀从嘲老子痴。 亦莫城中买盐酪,菜羹有味淡方知。 |
|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 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
| 身驾青牛老子车,行云来去自纾徐。 精神健好充黄野,骨法清真贯玉庐。 六十二年康节咏,五千余卷玉川书。 石林莫作盘居计,黄纸看看又诏除。 |
| 忆昨薰风会面时,犹龙老子亶冲夷。 忠文晚节三年过,上相生辰十日迟。 内景两篇时点检,中庸一卷晓行持。 朝来泮水鸮音好,目注西山拟寿时。 |
| 羊其沖气以全生,栖息虚堂只数楹。 南浦道高坊号美,太微风暖木兰清。 百章为爱青林密,三体应书老子成。 未有紫宸朝觐日,雨余几处白云轻。 |
| 玲珑奈辔系绒鞍,付与诗人洗眼看。 老子只凭双脚健,梅花相对一溪寒。 吾生焉往不三黜,此乐未央并四难。 并与竹间孤鹤语,倦飞底用插修翰。 |
| 曾忝开元供奉班,君恩全护放还山。 诸公纵欲俎豆汝,老子安能笔砚间。 试拂毛锥嗟已秃,便扶灵寿亦何颜。 回头猿鹤休相笑,犹胜周颙去不还。 |
| 旋插疏篱设矮扉,仅容老子自娱嬉。 国蜗角上何嫌小,巢鸟窠边不觉危。 石椁无陈鸡絮者,朱门有设雀罗时。 平泉花木奇樟桧,辛苦栽培竟属谁。 |
| 禁林忝士相如草,芸阁曾分太乙光。 毫社重新依老子,天台自古属刘郎。 判无除目污黄纸,空有孤忠满皂囊。 回首觚棱残梦断,下招不必遣巫阳。 |
| 渺莽雪波烟渚,有底鼓翅相呼。 如老子载家去,眼明见甓社湖。 |
| 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 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 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