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势凌风力斗清严,彻骨尤非老病堪。 冻蠡夜回千首北,寒梅朝放一枝南。 扁舟底事方行役,贩履何人正立谈。 江上别来劳梦寐,相宽犹喜见诗三。 |
| 残暑侵人畏汗沾,清秋乍见月纤纤。 自烧熟火添香兽,旋把寒泉注砚蟾。 佳客误占萤入户,远书空喜鹊鸣檐。 悠然独对清灯卧,谁念柴门老病兼? |
| 渐渐鸡皮鹤发,父少而子老。 看看行步躘蹱,疑杀木上座。 直饶金玉满堂,照顾白拈贼。 岂免衰残老病,正好著精彩。 任汝千般快乐,渠侬合自由。 无常终是到来,归堂吃茶去。 唯有径路修行,依旧打之绕。 但念阿弥陀佛,念得不济事。 |
|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 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 泽居路绝人不到,晨起忽传双鲤鱼。 储泪一升悲世事,减愁三尺看君书。 龙墀对策言伤直,山邑迎亲计未疏。 老病闭门谁省录? 因风时肯问何如。 |
|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 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 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 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 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 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 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 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
| 夷门诗客至,楚寺闭萧骚。 老病语言涩,少年风韵高。 难于寻阆岛,险甚涉云涛。 珍重西归去,无忘役思劳。 |
| 中年亲友惜分离,况我身兼老病衰。 余景庶几犹及见,登瀛召客过门时。 |
| 扬雄老病久思归,家在成都更向西。 邂逅王孙驰驿骑,丁宁父老问耕犁。 禅房何处不行乐,壁像君家有旧题。 德厚不妨三世将,时平空见万夫齐。 |
|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改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 |
| 天海凭高两杳茫,岂无容地着吾狂。 俗人不惯呼聱叟,明主何曾罪寝郎。 耕富春山能重汉,隐王官谷未忘唐。 自嫌老病疏溪墅,只靠邻僧守竹房。 |
| 暇政去旌旆,杖策访林邱。 人惟尚求旧,况悲蒲柳秋。 云谷一临照,声光半载留。 轩眉狮子峰,洗眼苍龙湫。 路穿乱石脚,亭蔽重冈头。 湖山一日尽,万象掌中浮。 煮茗欵道论,奠爵致龙优。 过溪虽犯戒,兹意亦风流。 自惟日老病,当期安养游。 愿公归庙堂,用慰天下忧。 |
|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
|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
|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 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 老病无避处,起坐徒叹惊。 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 夫岂或使之,忧乃及躬耕。 邻曲无人色,妇子泪纵横。 且抽架上书,洪范推五行。 |
| 提葫芦,提葫芦,不用沽美酒。 宫壶日赐新拨醅,老病足以扶衰朽。 百舌子,百舌子,莫道泥滑滑。 宫花正好愁雨来,暖日方催花乱发。 苑树千重绿暗春,珍禽彩羽自成群。 花开祗惯迎黄屋,鸟语初惊见外人。 千声百啭忽飞去,枝上自落红纷纷。 画帘阴阴隔宫烛,禁渥杳杳深千门。 可怜枕上五更听,不似滁州山里闻。 |
| 祝融峰下两逢春,雨宿风餐老病身。 莫笑五湖萍梗客,海边亦有未归人。 |
| 华年君俗隐山村,如我弥当杜筚门。 落落筋骸作老病,奄奄气息仅生存。 黄精满谷春苗嫩,丹卝藏山石溜温。 足可无求度残岁,自编诗集教儿孙。 |
|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 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 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 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 |
| 少年相与探花开,老病惟愁节物催。 蹉跎归计荒三径,牢落生涯泥一杯。 颍上先生招不起,沂州太守亦归来。 自媿国恩终莫报,尚贪荣禄此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