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不遗耆老,人谁尚典刑。 向来卿月白,无复史天青。 诗泒回风雪,心源贝叶经。 故应书带草,和露泣康成。 |
| 羽旄种鼓旧曾游,沟叶宫花迹尚留。 耆老遗开秦雍土,登临伟观楚湘州。 月明故国存千祀,木落空山又一秋。 极目长天诗不尽,西风吹雁使人愁。 |
|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
| 泛泛水中舟,有绋以丽维。 荡荡人之情,有礼以执持。 武公年九十,犹思慎其仪。 吾侪未耆老,盍亦相箴规。 云胡工诵说,志行乃有亏。 此病当自省,所差只毫嫠。 勉哉为已学,先民不我欺。 |
| 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夸。 死生零落余无几,齿发衰残各可嗟。 北库酒醪君旧物,西湖烟水我如家。 已将二美交相胜,仍枉新肩丽彩霞。 |
| 昔日儒衫今武车,重来耆老尚奔趋。 后人相继皆清德,小吏回看半白须。 条教谩为新楷法,官资犹作旧称呼。 里门不闭田畴辟,好买丹青别画图。 |
| 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 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 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 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 |
|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求此方。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於装。 |
|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如世箧藏诸有物,及以丝缕舞工木。 小儿赞叹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说神通方便力,度脱众生具功德。 |
| 好礼忘耆老,持家历盛衰。 谨严终致一,贫富各从宜。 晚岁仍闻道,临终竟不疑。 外人传一二,犹得载铭诗。 |
|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
| 官为本府当身荣,因得还乡任野情。 自废田园今作主,每逢耆老不呼名。 旧游寺里僧应识,新别桥边树已成。 公事况闲诗更好,将随相逐上山行。 |
| 束书归隐不辞遥,庠序懒陪耆老朝。 野外卜居无鬼瞰,山中誓墓以神要。 暂来同作荔枝社,安可轻违桂树招。 已遣官奴理琴瑟,岂惟百戏但歌樵。 |
| 祖烈班班汗简编,乡来人物觉尤贤。 辕攀耆老空遗恨,不受渠侬一大钱。 |
| 耆老承风旧,比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赏贫。 妨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
| 往闻耆老言,兹洞深无际。 暗中或识路,尘外别有世。 几思绝人事,赍粮穷所诣。 棋终出易迷,炬绝入难继。 孤亭渺云端,于焉小休憩。 凭高眺城阙,扰扰如聚蚋。 尽捐滓秽念,遂有飞举势。 山灵娼清游,雨意来极锐。 蒙蒙湿莎草,浥浥凉松桂。 暝色不可留,怅望崖扉闭。 |
| 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 无家举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 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
| 都城碍飞鸟,军幕卧貔貅。 紫葚知蚕老,黄云见麦秋。 接天双阙起,伏地九河流。 耆老深望幸,銮舆不好游。 |
| 先生才盖世,家事少经心。 流落初相偶,委虵志益深。 功名入图史,文字刻缪琳。 有助知由内,驺虞欲重吟。 好礼忘耆老,持家历盛衰,谨严终至一,贫富各従宜。 晚岁仍闻道,临终竟不疑。 外人传一二,犹得载铭诗。 |
| 汉宅规模壮,周都景命隆。 西宾让东主,法驾幸天中。 太史占星应,春官奏日同。 旌门起长乐,帐殿出新丰。 翕习黄山下,纡徐清渭东。 金麾张画月,珠幰戴松风。 是节严阴始,寒郊散野蓬。 薄霜沾上路,残雪绕离宫。 赐帛矜耆老,褰旒问小童。 复除恩载洽,望秩礼新崇。 臣忝承明召,多惭献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