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悲兮花落,鸟哀哀兮水簌簌。 水寒兮石苍,幽人自感兮惸独。 古洞兮枯木。 |
| 谷中草木几经春,敕额犹存古隶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一炉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边石,惯见旌旗陇上云。 太守若贤神自感,夜来入梦雪缤纷。 |
| 匆匆宁不恨飘零,转更分岐过别汀。 世事总如迂曲路,年华都付短长亭。 冢桃褪蘂无人色,社栎盘根作鬼形。 心自感伤人岂识,回头犹顾岘山青。 |
| 岁暮天涯客,寒窗欲晓时。 君恩空自感,乡思梦先知。 重谊人愁别,惊栖鹊恋枝。 不堪楼上角,南向海风吹。 |
| 驱羸多自感,烟草远郊平。 乡路几时尽,旅人终日行。 渡边寒水驿,山下夕阳城。 萧索更何有,秋风两鬓生。 |
| 语录传来久,所明机妙深。 霜天七实月,禅夕一真心。 祇有道为证,更无尘可侵。 前溪鸥出没,谁自感浮沉。 |
| 荒关无守吏,亦耻白衣过。 地广人耕绝,天寒雁下多。 东西方自感,雨雪更相和。 日暮聊摅思,摇鞭一放歌。 |
| 五月炎歊化作霖,分明滴滴是黄金。 田禾预卜六分熟,河水新添一尺深。 和气已能周禹甸,至诚端自感汤林。 此时此泽人知否,大慰饥民望岁心。 |
| 始开已落谩芳菲,暗写东皇几夕晖。 傍树谁矜火焰异,对花自感壮年非。 红脂含蒂长枝劲,紫粉粘蕤老叶肥。 名占辛夷播方册,诗豪惟许少陵挥。 |
|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
| 年光自感益蹉跎,岐路东西竟若何。 窗外雨来山色近,海边秋至雁声多。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迢递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 |
| 鲍郎山前烟雨昏,疏灯小市愁偏门。 上船初发十字港,鼓棹忽过三家村。 孤鸾对镜空自感,老龟搘床何足论! 但愿诸公各戮力,上助明主忧元元。 |
| 异方占瑞气,干吕见青云。 表圣兴中国,来王谒大君。 迎祥殊大乐,叶庆类横汾。 自感明时起,非因触石分。 映霄难辨色,从吹乍成文。 须使流千载,垂芳在典坟。 |
| 携手共惜芳菲节,莺啼锦花满城阙。 行乐逶迤念容色,色衰只恐君恩歇。 凤笙龙管白日阴,盈亏自感青天月。 |
| 七日阴霾事可知,楼船鱼贯果谁为。 人心自感兴元诏,天意难同建武时。 黄屋朔风那有济,角巾东路觉无期。 公为万古网常计,儿女拔船不暇悲。 |
|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
| 七十人言自古稀,我今过二未全衰。 读书似走名场日,许国如骑战马时。 秋晚雁来空自感,夜阑酒尽不胜悲。 渭滨星霣逾千载,一表何人继出师! |
| 束发家庭识所宗,平生心在瓣香中。 白头始下券台拜,的的精诚自感通。 |
| 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 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 忆昨五六岁,灼灼盛芬华。 迨兹八九载,有减而无加。 去春已稀少,今春渐无多。 明年后年后,芳意当如何。 命酒树下饮,停杯拾馀葩。 因桃忽自感,悲吒成狂歌。 |
| 薄宦来京洛,相逢久更亲。 丹心期为国,白发易催人。 月冷乌惊夜,霜明鸡唤晨。 呤边频自感,还染九衢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