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纷纷儿女花,为人作颜色。 眼饱聊自慰,饥来不堪食。 此花不入谱,岂是凡花匹。 太阳丽天中,正气从午得。 开此丰穰瑞,脱彼风雨厄。 始华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间,舒啸意自适。 田者告我言,乐岁兹或必。 但期一饱死,百年漫劳役。 |
| 此身本无累,动静随所寓。 结庐在岩谷,自适山水趣。 朝来挹云气,日夕沐风露。 坐观天地心,讵忘仁智虑。 |
| 北庵竹玉青,南阶梅雪白。 吏散隐几坐,观化聊自适。 竹青表劲节,梅白留佳实。 太守谢二友,粗官谩陈力。 取名吾有寄,梅竹盖假借。 青白遗子孙,先训存金石。 斯民雕瘵馀,政教当尚德。 虽微甘棠化,韦弦吒三益。 |
| 落落贺吏部,萧萧湖海姿。 好山应自适,短棹得回迟。 花发庭中槛,香传舍外篱。 相思梅已谢,无处问归期。 |
| 驭吏胡为术,临民若用情。 两难诚具美,双璧重连城。 威爱无偏举,权衡自适平。 吏忠民更乐,协气日流横。 |
|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 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 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 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 |
| 浮云忽已没,仰视天正碧。 凉风落我庭,燕子飞不息。 门无车马宾,巾屦得自适。 顾惭无所为,乐此朝与夕。 |
| 幽怀聊自适,疏性懒相过。 尘事偏宜少,诗篇不厌多。 三人花下酒,一曲醉时歌。 此外非吾事,陶陶奈乐何。 |
| 山脉逗飞泉,泓澄傍岩石。 乱垂寒玉筱,碎洒珍珠滴。 澄波涵万象,明镜泻天色。 有时乘月来,赏咏还自适。 |
| 忧国鬓先雪,爱君心似丹。 旌麾虽自适,怀抱未全宽。 直道任三黜,故人怜一寒。 濛阳毋久驻,旋复簉鵷鸾。 |
| 早悟耆山善,今为洛社豪。 有生常寂寞,所得是风骚。 露夕吟逾苦,云收思共高。 此怀差自适,千社一牛毛。 |
| 著眼飞鸿外,欹巾韵磬边。 半忘今古操,岂校有无弦。 自适何须妙,能听也则贤。 如何划然里,犹露祖生鞭。 |
| 大涌泉东小市头,川平土沃似中州。 谁欤筑屋溪山里,李也读书窗户幽。 懒觉郊行差自适,老於春事不相谋。 他时来问曹溪路,系马桥边更少留。 |
| 年来学稼似樊迟,惟有农功每不醨。 事与本心虽自适,病随老境岂相遗。 我方枕簟和云住,公正风幡撇地时。 林下相逢笑相领,一枝筇竹水云姿。 |
| 岁晏天益寒,短景殊未长。 晓日出愈迟,翳翳迷扶桑。 微阳不破雾,仿佛光有芒。 开门视屋瓦,北风吹朝霜。 起坐拥寒炉,束带指已僵。 灰中见宿火,晶荧无余光。 天寒不可出,墐户宜深藏。 朝衙不敢后,敛板趋公堂。 归来日正出,临阶负朝阳。 兹晨暂自适,明朝殊未央。 |
| 山中有流水,霜降石自出。 骤雨东南来,消长不终日。 故人书问至,为言北风急。 山深人不知,塞马谁得失。 挑灯看古史,感泪纵横发。 幸生圣明时,渔樵以自适。 |
| 春草离离,秋兰猗猗,足纫吾衣。 南山有芝,西山有薇,足乐吾饥。 谁信谁疑,谁是谁非,足亡吾朵。 或瘗或焚,或暴或沉,足为吾归。 生桴死休,已而已而,出山何为。 歌阕声消,隐几而息,梦为飞云。 遨游八极,我为云邪,云为我邪。 无待无得,窅然皆丧,自适夫道。 |
| 风日朝来好,园林雨后清。 游鱼知水乐,戏蝶见春晴。 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 观民聊自适,不用管弦迎。 |
| 文章游戏里,政事笑谈馀。 种就三田药,编成一帙书。 情忘心自适,神定气长舒。 四海曾人子,何人可学欤。 |
| 谁谓渊明贫,尚有一素琴。 心闲手自适,寄此无穷音。 佳辰爱重九,芳菊起自寻。 疏巾叹虚漉,尘爵笑空斟。 忽饷二万钱,颜生良足钦。 急送酒家保,勿违故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