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钩鱼闹。 直钩无钩。 今古分明知道。 世情看假尽成真,总不识、先天至宝。 孤光圆照。 相忘同调。 物物俱休逆料。 本来一点上通天,向姑射 |
| 至宝幢边宝器钟,含光承影状难穷。 明明山立千峰表,湛湛鄞清万派中。 炼不回容精匪石,灼无变泽气如虹。 谁疑湖海豪犹在,安得楼高更卧龙。 |
| 性僻爱诗如至宝,借君诗卷百回看。 吟来体犯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难。 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 嗟余老钝资磨琢,安得同衾语夜阑。 |
| 大才定复不求售,至宝政须能自珍。 一篙用着方知贵,只恐悠悠懒问津。 |
| 耳门闻,心烦恼。 日日忧愁,不觉容颜老。 眼做看门招病早。 口是祸门,德丧身亡了。 鼻玄门,通大道。 日用不勤,喘息绵绵好。 传透九宫成至宝。 久视长生,云步归蓬岛。 |
| 奉劝孙姑修大道。 时时只把心田扫。 杀了三尸并六耗。 无烦恼。 常清常净知玄奥。 休问异名炉与灶。 冲和上下通颠倒。 铅汞自然成至宝。 非常好。 霞光簇拥归蓬岛。 |
| 彼美南山石,槎牙更贯之。 道虽横至宝,谁复赏奇姿。 叹息已云屡,写摹尝有诗。 吾曹从行者,名字亦俱垂。 |
|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 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
|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
| 闻风足使鄙夫宽,家世言诗自杏坛。 万卷古书侔藏室,十年深谷隐王官。 大材益厚楩楠植,至宝终垂琬琰刊。 愧我老衰已无力,青云中道铩飞翰。 |
| 尘寰道友万千人,几个虚名几个真。 不悟汞铅为至宝,却将炉灶学烧银。 内中采药方端的,外里求丹谩苦辛。 何况迷途有迷者,不为自误误他人。 |
| 滕子嗜古学,万卷作生计。 孤灯耿夜阑,盗畏不敢睨。 至宝世不售,虚名竟何利。 尚想古城隅,幽花开绕砌。 |
| 空王门下,法令当行。 列局分司,利生为务。 无明海内,驾起慈舟。 入我山中,盛栽忍草。 伶俜游子,诱引还家。 直指衣中,久怀至宝。 获解脱道,证本圆常。 报佛深恩,方名垂手。 不伤风化,物义两全。 金殿玉堂留不住,披毛戴角又重来。 |
| 闲论修持,修持非草草。 猛舍家缘,方求大道。 灭尽无明,如轲能养浩。 肯逐人情似桔*。 驾食鹑居,自然无烦恼。 垢面蓬头,心田频扫。 金木相生,就中成至宝。 便觉灵光出一毫。 |
| 帖字三十迹如湿,吊古其逢惊啜泣。 公来姑孰甫翔集,书翰从容岂遑及。 此帖之犹虽此邑,时犹可疑蠹谁葺。 至宝道旁世收拾,乃以齧残弃缃笈。 五湖浪卷四海立,墨风雨中起蛟蛰。 |
|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 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 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 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
|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 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 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 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 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
| 明珠有照乘,其焰百尺长。 如何污涂泥,世人不得将。 终然有时出,夺月争夜光。 至宝非可私,献之天子傍。 ¤ |
| 凤龙虎豹无凡文,墨池太玄之裔孙。 至宝不琢粹璞具,犹有太古羲易淳。 渝州别驾未足论,啸歌已是腾清芬。 一钱不输县官手,饱食长歌耕垅云。 生朝佳气氤氲集,欢声一境听洋溢。 愿从黄童至白首,年年击壤歌君寿。 |
| 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 至宝弃泥沙,光景终不灭。 一朝斩长鲸,海水赤三月。 隐见天地间,变化岂易测。 国家未灭胡,臣子同此责。 浪迹潜山海,岁晚得剑客。 酒酣脱匕首,白刃明霜雪。 夜半报雠归,斑斑腥带血。 细雠何足问,大耻同愤切。 臣位虽卑贱,臣身可屠裂。 誓当函胡首,再拜奏北阙。 逃去变姓名,山中餐玉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