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见语相合,苦吟心更亲。 老於琴得趣,隐与牧为邻。 一夜檐花雨,十年江树春。 所交半湖海,恨晚识斯人。 |
| 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静沉沉。 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 烟锁崑崙山上顶,月明娑竭海中心。 步虚声断一回首,十二楼台何处寻。 |
| 半岭风吹草木香,落阶花雨送春忙。 从师远借云庵卧,还我平生午枕凉。 莲社缁黄常得伴,鹿门妻子亦相将。 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 |
| 春晖东去月如弦,却拂凝埃敞北轩。 几曲云屏空白昼,一帘花雨自黄昏。 庭芜碧合阴虫息,窗树红稀斗雀喧。 细忆旧欢都入梦,习家池上子山园。 |
| 残春醉著钓鱼庵,花雨娱人落半岩。 岂是天公无皂白,独悲世俗异酸咸。 妄身似梦行当觉,谈口如狂未易缄。 已作沉舟君勿叹,年来何止阅千帆。 |
| 芗林苍翠甚,极目可诗。 梅子风前落,杏花雨后移。 清溪过半郭,孤月隐疏篱。 寂寂云山外,萧然独自知。 |
| 生公天人师,讲法花雨堕。 当时听法众,片石千人坐。 山祗常护持,山鸟不敢污。 野人心茫然,傲荡多酒过。 醉来不肯归,石上看云卧。 |
| 絮风花雨一春残,未厌兹亭夜倚阑。 隐隐三山抱江月,清凉境界露松寒。 |
| 苔侵坐处石头青,满屋春云不用扃。 入定醒来香印冷,一帘花雨湿残经。 |
| 大虚无云,清镜无痕。 如意举手,花雨缤纷。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
| 山水戴逵色,尚余清兴中。 千岩落花雨,一径卷松风。 酒茗延幽子,图书伴老翁。 长生吾不羡,久悟去来同。 |
| 莫厌攻台万杵声,芝亭入望得双声。 快邀明月无余地,俯瞰澄江不碍城。 花雨著人迷杖屨,松风呼梦绕厢荣。 弟兄丘壑平生事,付与鸣琴一再行。 |
| 篛笠蓑衣一叶舟,西风吹我与同游。 洋洋盈耳松声乱,亹亹逼人山翠浮。 讲罢已闻花雨落,心清暗与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机久,一饱关门相对休。 |
| 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静沉沉。 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 烟锁崑崙山顶上,月明娑竭海中心。 步虚声断一回首,十二楼台何处寻。 |
|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 觉源非有等差心,物性陶溶逐浅深。 昏惑道中瞻月角,辨才门里听潮音。 彩云轻罩山辉玉,花雨斜飞地涌金。 终拟龙绡图画看,供承香火老东林。 |
| 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 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
| 扶头今日强冠篸,余烬收从百战酣。 长胫阁躯如瘦鹤,冲风夺气似枯柟。 客来慵擦懒残涕,老去定同弥勒龛。 何处更能容结习? 任教花雨落毵毵。 |
| 玉箫吹断知何许,柳径日长娇燕舞。 鹤城半掩人未归,数点春愁杏花雨。 |
| 山门隐松桂,花雨浮半空。 金仙青莲居,乃在烟霞中。 石竹覆紫苔,四壁泉濛濛。 因窥一灯影,宴坐万劫同。 众籁清梵音,浮尘愧微踪。 愿言别苦海,永矣投禅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