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望三山重,勤劳一节忠。 丹心明贯日,英气浩如虹。 趣召恩方急,跏趺事已空。 功名重回首,寂寞泪东风。 |
| 向来淮海说三秦,脚蹈苏门最绝尘。 莫道江山歇英气,如今文物有斯人。 黄埃九陌谁知子,青竹千年独问津。 未得相看已相识,只惭空叹蜀庄珍。 |
| 继文犹旦暮,归启已讴吟。 画手传英气,书筠见德音。 铸铜余故鼎,啄草付春禽。 试望桥山路,萧萧翠柏深。 |
| 众乐西南圃,从公数共游。 清无马融帐,荣预李膺舟。 河汉德星陨,山川英气收。 孤生筑场意,索寞向新丘。 |
| 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 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 老矣尚余英气在,嗟哉独慕善人称。 一经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门自此兴。 |
| 五年瀛下寄閒身,耐久交朋喜有君。 竟日坐谈唯在道,有时游戏亦论文。 高风每欲追鹏运,雅志那能混鹜群。 留得浩然英气在,便将生死付朝曛。 |
| 庙宇巍峨对古坟,将军英气宛如存。 当进改行除民害,历代封功沐宠恩。 虎穴云埋山寂寞,蛟溪波冷月黄昏。 我来吊古追行乐,驻马花前酹一樽。 |
| 不见乌纱紫绮裘,至今英气满沧洲。 秦淮半夜棹歌发,明月清天江水流。 |
| 四劫三灾次第过,华年英气等销磨。 世途似砥难防阱,人海无风亦起波。 不复小文供润饰,倘能老学补蹉跎。 鬓青头白存诗句,卅载重拈为子哦。 |
| 咸宁英气似汾阳,夜饮军容出红妆。 不须缠头万匹锦,知君未办作吕强。 |
| 河光岳色过秦关,英气飘飘酒满颜。 贾谊书成动西汉,谢安人笑起东山。 亨途去觉云天近,旧隐回思水石闲。 此道圣朝如不坠,疏封宜在立谭间。 |
| 忘年幸接使君游,仲氏率交意最稠。 桂花主看霏月露,兰芽何遽陨霜秋。 遗编荟粹兼三传,英气峥嵘必一丘。 忍见翣车随二老,彭伤试与问庄周。 |
| 中兴逾百载,独有放翁诗。 豪出谪仙右,妙惟工部知。 镜湖归老日,剑阁入军时。 英气今何在,九原千古悲。 |
| 琴剑纵横亦已陈,凛然英气尚好存。 向来忠义全乡社,老去诗书付子孙。 正好林泉穷胜事,那知风月负清樽。 他年阴德留余庆,会见簪绅萃一门。 |
| 骨相瓌奇,风神萧散。 貌肃而和,语尽而简。 画得者英气逼人,画不得者顶门上一双眼。 |
|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 幼学壮行,终始惟一。 凛然英气,尚父是匹。 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
| 早闻英气擅家声,晚得诸郎识老成。 可恨治朝无此老,郤嫌晚进不同生。 足知落笔千言疾,尚想挥毫一坐倾,未信哲人穷五字,二难还复以诗鸣。 |
| 眷彼留侯,奇筹赞汉。 依乘风云,勒成功旦。 克配明国,德刑有焕。 英气如生,来格来衍。 |
| 眷彼留侯,奇筹赞汉。 依乘风云,勒成功旦。 克配明国,德刑有焕。 英气如生,来格来衍。 |
| 杪冬庆阀绮云浮,挺育文英气夺秋。 乌府暂烦安远俗,龙骧方倚破奸谋。 三吴遂尊时巡驭,四海咸瞻入告猷。 何止阴功钟五福,岩廊已识济川舟。 |